国防军海军则与之相对应,要看能否赶在沙俄于欧洲组建起东援舰队之前,抢先消灭远东的敌舰,迫使沙俄彻底放弃海上角逐的念头。
相较于都在“赶时间”的双方海军,两边的陆军,尤其是在东线战场上,却已经毫不吝惜的“挥霍”着大把的时间。
可实际上,在此表象之下,一个酝酿许久的新战略,已被国防军推进到了实施的阶段。
在奉辽会战当中,国防军将士虽然尽力奋战,但却未能完全实现战前既定的作战目标,取得的战果也仅是表面光鲜,实则对敌军主力的打击并未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针对在会战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国防军在战征的间歇期内,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检讨、整顿和调整。
其中之一,便是改组了指挥机构,于3月中旬专门组建了全面领导整个东线陆上作战的战区指挥部。
并且调来了,原陆军参谋总长陈经恬大将,直接负责管理。
在这场规模和地域跨度都空前的战争中,国防军陆军要面对的战役形势,是前所未有的大集团,宽正面,远纵深,既要机动野战,又有阵地攻坚,等等。
对此,刚刚履新的陈经恬,便找来了所辖区域内的第一、第二集团军,以及其他配属给战区的各支部队的主要将领,在锦州召开了一场高级别的军事会议。
在这场历时数天的关键性会议当中,将领们就前面的战事,严肃的检讨了教训,深入的总结了经验,并对下阶段的战略方针和战役战术进行了认真讨论。
由此,形成了诸多将会影响到接下来作战行动的重要决议,其中就包括了一项全新的战略议题。
提出这项新战略的,是新晋的陆军上将周仪松。
他在会上指出,作为东线最主要的战场,华夏的东北地区地域十分辽阔,南北纵深更是达到2,000公里。
有如此的地理,再结合前面的作战经验,倘若国防军仍沿用原本的由南向北逐次推进的计划,而敌军又继续采取节节抗击的策略,极有可能会出现战事被无限久拖的情形。
况且,沙俄觊觎且经营东北地区时日已久,越是北退,其设施和据点就越完备,力量补充起来也更为得力。
反观后勤主要依赖从南边转运的国防军,越往北进,补给线就越长,在与敌人的此消彼长中,渐渐变得不利。
为了避免陷入到这样的局面当中,周仪松提出的策略是,以第一集团军继续从正面吸引和拖住敌方的主力,同时另以一支大军对敌侧后发动长途奔袭。
要以尽可能达到的偷袭效果,一举攻取敌军后方的重要战略据点,由此切断其补给线和退路,给敌军主力制造恐慌,并借机彻底将其歼灭或重创,迅速的改变战场格局。
至于这个需要通过奔袭夺占的战略目标,周仪松则直接在地图上指向了呼伦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