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本是后周将领,当时皇帝年幼,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亲信将士强行将黄袍穿在身上,拥立他为帝,他还要装作一副被迫的样子。就这样他率领大军回开封,胁迫皇帝禅位,并改国号为‘宋’。”
“还真是欺负皇帝年幼!”
嬴政想到了自己继位之初,吕不韦专权、嫪毐乱政、成蟜叛乱,这一件件烦心事,自己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还真得感谢那些忠君的将士。
“其实放在当时那个环境当中,赵匡胤的黄袍加身,算是政权平稳交替的了。再说说那个烛影斧声。
当时赵匡胤大病,召他的弟弟赵二赵光义,进宫议事,屋内还不准有外人的那种。然后离奇的事情就发生了,有人在远处看到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避让,又听见柱斧戳地的声音,事后赵匡胤就去世了,赵光义继位称皇帝了。”
“还真是兄弟和睦!”嬴政冷笑道。
“这个烛影斧声毕竟是传闻,当时唐朝末年,政权交替频繁,征战不断。赵匡胤好不容易建立了大宋,当时还未统一,到处都是敌人。对于他来说,自己能活多久还是个问题,对于他来说,他的弟弟在当时那个环境还真不失为一个好的继承人。
再者,老赵是黄袍加身的,他也害怕武将学习他,所以就暗中默许赵光义默默发展势力,掌握军权,赵匡胤的儿子在声望跟阅历上肯定比不过赵光义,所以在皇位继承上选择赵光义也算是最稳妥的结果了。”
毕竟当时那个环境,烛影斧声的真假谁也说不清楚,程羽觉得还是给始皇帝解释下好。
“寡人才不在乎他们的事情,这赵光义在位如何呢?”
“赵匡胤毕竟是将领出身当的皇帝,他就害怕别人效仿他,所以一直防备武将。这个赵光义也是继承了他哥的思想,重文轻武,同时加强中央集权,完善科举,大力发展农业。”
“看样子这赵光义还干的不错。”
程羽坏笑道:“是干的不错,他把赵大留的遗产都给干光了。”
“为什么这么说?难道对外又打不过蛮夷?”嬴政想了想,只能是这样了。
“因为赵二登基后,就想着立威。当时燕云十六州还未收复,他就亲自率领部队讨伐,可惜这个赵二军事水平太拉跨了,高梁河一战中宋军大败,将士争相逃命。而这个赵二,在大腿中箭的情况下,骑着一辆驴车,一路狂奔,不仅敌方没追上,自家人也找不到。自此之后,赵二就被我们称作高梁河车神了,驴车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