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言,黄玉珍脸上顿时流露出一抹深深的忧愁之色,她轻轻叹了口气,应声道:“可不是嘛!唉……婆婆您看,当初咱家大丫头刚一毕业就匆忙嫁人成家了,如今轮到二丫头这儿,本想着能给她寻摸一个条件相当的好人家,也好让孩子以后少吃些苦头……”
还未等黄玉珍将话说完,周莹莹便迅速地打断了她娘的话:“娘,我才不要嫁人,您挑选的那几个人,我一个都瞧不上。”
黄玉珍只觉得脑袋一阵阵地抽痛起来,她无奈地叹息一声说道:“好啦好啦,知道啦知道啦!就数你最挑剔,当年你姐姐出嫁的时候,可没有像你这样事儿多。”
周盈盈听后气得直跺脚,娇嗔地嚷道:“哎呀!反正我不管嘛!无论如何,您要嫁女儿总得先经过我的同意才行。”
这时,黄玉珍只好转头望向一旁的老太太,满脸愁容地诉苦道:“婆婆,您瞧瞧这丫头,都是被我和您儿子给惯坏了。可是若真让她到乡下去受苦受累,咱们做长辈的又怎么会忍心?所以还得请您老人家帮忙想想办法!”
周奶奶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自然是人老成精,对于这个儿媳妇心里打的小算盘可谓是一清二楚。只见她微微眯起双眼,不紧不慢地问道:“那你和老二的意思是?”
听到这话,黄玉珍那叫一个高兴,立马就把自己琢磨好的计划竹筒倒豆子般全说了出来:“婆婆,您说能不能靠着大伯以前的关系,把您孙女送进文工团呢?
您是不知道呀,莹莹那嗓子,清脆得跟黄莺似的,要是能去文工团发展,以后肯定有大出息,说不定还能给您带个有前途的孙女婿回来,跟莹莹一起孝顺您呢。”
“对呀,奶奶,要不我给您唱一段?”周盈盈也迫不及待地插话道。
周老太太轻叹了一口气,“好啦,我知道啦,等我想想办法。”
虽说她和这个孙女不怎么亲,也不咋喜欢这丫头,但也不忍心让这孩子真的去乡下吃苦。
特别是这孩子长得这么漂亮,万一在乡下出了啥岔子,她怕是得自责一辈子。
听到老太太应承下来,母女俩的脸上都乐开了花。
周盈盈也如释重负,自己总算不用下乡了。
突然想到了什么,老太太说道,“对了,刚刚家里面来人了吗?”她刚刚好像在胡同那里看到了小霍的身影,也不知道是不是她年纪大了眼花看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