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才是关键!”
“有米电动车行程300公里以上,可以整个城市环绕一圈,以后外出太方便了,不像自己的电动车,出去了就担心没地方充电。”
“可是……这会不会影响到出租车的生意,人家也是要生活的!”
“得了吧,那就是杞人忧天。
舍得打车的人,这种天气根本不想自己骑车,所以影响到的范围十分有限。”
“可惜,只有大城市有。”
“楼上的不用担心,早上我看到我们家小县城也开始投放了。
相信这是全国性指导,过段时间到处都会有。”
“以后我上学方便多了,骑电瓶车可以走小路,省事省时!”
“……”
在用户大部分都非常满意和支持的同时。
华夏其他国产电瓶车厂家也纷纷醒悟过来。
他们之前还在操心,有米将技术共享,并且停止生产后续的车型,是不是对有米太亏欠了。
还有有米竟然舍得放弃这么明显的市场,非常反常。
而现在,他们明白了。
原来有米在等着下这么一盘大棋呢。
难怪这两个月,有米疯狂的造电动车。
还从自己这里订了大量的电瓶车。
原来是搞这一出。
果然是大手笔。
就单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有米在全国范围内投放的临时共享电瓶车,数量已经超过了500万辆。
但这个数量,连他们几家工厂帮有米生产的数量都比不上。
所以后面肯定还会提升。
保守估计,总共加起来,差不多得上千万辆!
果然是大手笔,有米这动作,他们果然就是拍马都跟不上。
几个厂家一合计,这么好的生意,就这么放弃可不行。
所以很快,几家就拉和起来,找到了有进行磋商,希望可以加入进去。
单干不是不可以,但绝对是费时费力。
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没有米团这样的平台。
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提出的合作,有米虽然直接拒绝,却给他们指出来一条明路。
那就是……自行车。
有米现在的电瓶车数量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 其他品牌的电动车如果下场,空间已经不大,并且还需要为米团的后台以及其他技术,付出更多的专利技术费用,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