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讲】(2 / 2)

当然,庄严你的心性之前,你要先找到你的心性在哪里。其实它就在你的妄想当中。你只要知道它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就能够找到你的心性。我们讲称性起修,前面讲到,它的体是离相的,但是它的作用是随时能够显现的。我们能够掌握它的体跟用,就知道怎么修行了。

寅三、大众茫然

好,我们看第三段,“寅三、大众茫然”。

法会的大众听到佛陀前面讲到的破“是见”跟破“非见”,两个都破:你说它有,也不对;你说它完全没有,也不对。两个都不对。这个时候大家就茫然不知了,不知道佛陀在讲什么。

我们看经文: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在法会当中,特别是三果以下有学的凡夫跟二乘,听闻佛陀讲到前面的观念说,见性是离一切相,“觅即知君不可见”,但是又即一切法,又能够“不离当处常湛然”,随缘显现一切的万物,这个时候心中可以说是一片的茫然不知。

不知道什么呢?不知道这个现前一念心性的“终始”。这个“终始”,蕅益大师解释得最好。蕅益大师说,什么叫作“始”,什么叫“终”呢?这个“始”,蕅益大师说是我们有漏生命的开始。我们本来就是一念心性,这么一念心性刚开始是怎么惹尘埃的呢?就是一念不觉、一念的妄动,因为一念的妄动而不守真如本性,才开始有生死轮回。这就是事情的一个开始——一念的妄动,一念的不觉。那么我们这些尘埃什么时候结束呢?就是一念的觉悟。当我们慢慢地经过六波罗蜜的修学,回归本性,这个时候轮回就消灭了,就叫作“终”。其实不管“始”、不管“终”,不管我们怎么颠倒,我们怎么造善、造恶,我们始终都没有离开一念心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