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中观,就是把空假这两个智慧达到平衡,使令空观不障碍假观,假观也不障碍空观,让它能够平等地运转。这个中观照中谛理。
所以,在整个圆顿止观当中,第一个,你一定要安住下来。你的心老是在外境上活动,是很麻烦的,因为外境你控制不了的,变化太厉害。所以,先把心收回来,然后好好地调整你的内心,用空假中三观来调伏内心。这样子做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就能够从自利的角度,成就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从利他的角度,成就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这可以说是一个最快速成佛的法门。
这个是本经的中心思想。
己二、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 分二:庚一、牒问;庚二、正答
好,我们看经文,“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这个地方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是“相违性难”,这是富楼那尊者心中提出的疑问。他说,七大的相状其实是违背我们如来藏妙真如性的。这一个难问,相状是违背理性的。因为他认为相状是障碍的,彼此间是干扰的,而理性是平等圆融的,那你怎么能够说相状有理性、理性有相状呢?所以,事实上相状跟理性是违背的,应该是各自独立,相状不能有理性,理性不能有相状。他提出这样的问难。
佛陀的回答是“相随性遍”。他说,地水火风七大的相状,必须随着我们现前一念心性的理性,才能够周遍圆融,其实,相状跟理性是圆融的。以理事的圆融来破除富楼那尊者认为理事是障碍的。我们看到经文就会知道他的障碍在哪里。
庚一、牒问
庚一的“牒问”,正式牒示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问。先把他的疑问牒示出来,先按定他心中的问题点。看经文。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