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那他们就是自虐狂,虽然能时时看到小家伙,他们也不介意在这里当一个自虐狂。
但为了创造一个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的盛世,让小家伙为生在这样的大清而自豪,让小家伙所见所闻所感,都是光明璀璨。
福临、康熙和胤礽,三代帝王,无论之前有什么想法与原则,今朝都必须奋起努力,包括弘晳这位隐形储君也得奋起努力,
胤俄等人也不能光想着偷懒,然后陪弘阳玩了!
一时的安定,不能迷惑他们,他们要的长治久安,国富民强。
胤祉和胤祺觉得十五弟和十六弟也不能再等一年半载了,教导他们时,他们的能力也够了,就是缺少经验而已,现在入朝参政,锻炼锻炼挺好的。
正是用人之时,这改良了的科举,新添上来的各类人才,也需要人去镇压带领,不能让他们起了歪心思。
不光是胤祉和胤祺这样想,其他人也想,同时大家也在考虑自家的儿女,儿子还半大不大的,还不太顶事,但大闺女,他们有啊,好好培养一下,都是可以为大清贡献一份力量的可造之材。
尤其是胤褆?,作为拥有四朵金花的男人,他最有发言权了。
弘阳小侄子在手,大清变强大,以前的死对头,现在的皇帝,跟他早已化干波为玉帛,他的闺女,培养起来,就算远嫁和亲,也能过得好,但有更好的选择,谁会傻傻的选择其他的呢!
因此,他是最支持女子参政的最大头头了。
趁热打铁,现在优势在我,各方实力都被他们压得服服帖帖的,好些,不用他们动手,都土崩瓦解了,胤褆?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打开缺口的机会。
且有弘阳小侄子在,胤褆?坚信,这样做,不会有玩崩的可能。
笑话,倭国再小,再是蛮夷,那也是一个国,离他们大清又远又隔海的,短短几个月,以最小的代价,轻轻松松的就打赢了,灭了人家的国。
造成的影响更是利大于弊,蒙古都主动送人质来。
和亲?敢都不敢提,他们主动送他们的好儿子上门来让他们挑还差不多。
如此,在利是大大的有的情况下,大清内部这点事,还能翻了天不成。
勤政殿里,胤礽、胤禛等人被大哥游说的内心火热,而康熙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好大儿口才这么好。
弘晳、弘晖等人对大伯,简直是双眼冒金光,好热血啊,确认过眼神,是他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