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对着张公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
张公谨作揖,朝守题人走去。
不一会三人在丙二题下面看题。这里在场的人都带着丙1,没有带丙1的也不好意思过来,毕竟大家都破题了,你还是鸭蛋,自然而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没破题的文人,很有默契的在丙1题的地方破题。
丙二题:小岛上有一群人,每个人头上都带有帽子,帽子颜色分黑色和白色,他们看不到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也不能用语言、手势或者其他信息,来告诉对方帽子什么颜色。他们排成一边黑一边白的队形,不论你如何打乱他们的循序让他们重新排队,他们都能立刻排成队形,请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里与对联不同,这里大部分都是在苦思冥想,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话虽如此,但他们总是想争个高低,证明自己在这个群体里是最聪明的,胸针带的越多,说明自己破题越多,也就越聪明。
房玄龄问道:“杜兄看出些门道来了吗?”
杜如晦说道:“看出来了,这解谜题看似塞选出最聪明的人,其实是考验团队的合作精神,是否有荣辱与共的存在,若找最聪明的,限定胸针即可,但只要答对就获得胸针,所以是为了考验人们的虚荣心,是否为了表现自己的,而放弃友情。”
张公谨也跟着道:“若只是找最聪明的人,而又不破坏友谊,只需在一个胸针上添加标识即可,可如今破题之后才可前往下一区域,这个就有点把人拿出来划分。”
“嗐~也只是能骗一些情谊不深的自私人而已。”
杜如晦说道:“来来来,解题。”
”房玄龄笑笑说道:“我已经想到破题之法,两位仁兄呢?
张公谨站在杜如晦身旁,对着杜如晦伸出右手掌,杜如晦心照不宣的左手掌,随后房玄龄伸出手掌从中间切入。
三人相视会心一笑:“哈哈哈哈哈。”
张公谨和房玄龄:“杜兄请,我们随后就到。”
杜如晦走到守题人旁,在耳边说道:“先由俩人并排站立,若两人颜色不同,第三人就从中间插入,若两人颜色相同,则站到两个人旁边,直到排到颜色不同而止,只要过后之人,往颜色不同的两人中间插入即可。”
守题人作揖,然后在杜如晦的胸口处挂上丙贰胸针。随后请杜如晦往丙叁题走去。
三人在丙叁题处集合,这是一道逻辑推理题:三个人分别是农民车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