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明末封疆> 第301章 军事变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1章 军事变革(2 / 2)

“此番大人您奉旨北上辽东增援洪承畴,对手是善于骑射的建虏八旗兵,古往今来,步兵克制弓骑兵只有一法,那便是以长枪盾牌御之,以劲弓弩击之。可以弓弩对抗骑射对于士卒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不仅要有精度,还要有力度。正常情况下,使用弓弩对射弓骑兵,最长的时间不过一刻,在精锐的弓弩兵在连续作战一刻钟的时间后,体能和意志都会到达极限,之后不要说连续作战,胳膊能不能抬起来都不好说。而我军如今都是新练之兵,能够达到精锐水准的弓弩手那是少之又少,以如此的阵容对抗八旗弓骑兵,只怕是挺不过三轮骑射的,而火器则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弱点,一个优秀的弓弩手,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可一名合格的火器兵只需要学会快速装弹就可以了。而且火器持续作战对于身体的消耗要远小于弓弩,因此可以说,只要弹药充足、战法得当,火器为主的军队是完全可以压制住弓骑兵的。而且...”

说着孙传庭抬眼看了看魏渊身旁的‘飞火’。

“有了大人火器上的那个东西,我们对抗骑兵就更多了一份把握。”

魏渊疑惑的拿起手中的火器。

“我火器上的东西?是什么?”

“就是火器前端凹槽上插入的那把短刀。”

魏渊闻言又看了看手中的火器。

“哦!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刺刀啊!”

“刺刀?这个名字起得真是形象生动。没错!就是这个刺刀!如果使用火器的将士人人都能装备上刺刀,那火器就变成了既可远攻又可肉搏的利器,各种距离都能够最大化的发挥战斗力,这点上又强过了弓弩许多。因此在下以为在全营推广火器是势在必行的。”

孙传庭的一番话甚合魏渊的心思,他赞许的点点头道:

“孙将军所言甚是,古往今来天下作战之道无不胜在变通。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仿照匈奴人建立机动灵活的轻骑兵,这是中国骑兵之始。骑轻兵与战车兵相较,不仅行动快捷便利,而且在军费上也节省了许多。赵国也正是因赵武灵王首创之举而称雄于诸侯,攻灭中山,东面攻击齐国,西面压制强秦,一时间天下诸侯皆闻赵国胡服骑射而色变。骑兵代替战车,这可以说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变革。后来朝代更替,发展到赵宋之时,在攻城战斗中炮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开来了。只不过那时的炮是以机发石,不用火药,不用铁弹,破坏力也不大,与今日的火炮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宋代之人写炮字的偏旁用作石字边,而不用火字边。而攻灭赵宋的蒙元则首次开创了使用火器的先河,那时元朝的蒙古兵征战四方,征服西域之后得到回回炮的制作工艺,后来蒙元在灭金的蔡州之战中,首次使用了火炮用作攻城,这可以说是中国使用火器之始。又过了四十年,蒙古兵攻破宋朝的樊城,在南宋襄阳保卫战当中,双方都大规模的使用了炮火与火器。蒙元一朝,随着不断的征伐,越来越多的将领认识到了火炮的价值所在。到了我朝,火器的使用和推广更是为历代君王所重视。永乐年间,成祖出兵剿灭胡氏王朝后得西洋铣炮,于是便命人仿制此类火器,甚至还专门成立市使用一律使用火器的神机营编入京营之内。由于神机营的缘故,越来越多的火器被发明创造了出来,大规模的如大将军炮、小规模的如鸟铳、子母铳,攻城守城,野战杀敌,实战效果不容忽视。鸟铳一发小小的子弹便可洞穿铁胄甲衣,火炮一发更是能轰塌厚实的城墙。万历以来,火器益精,随着葡萄牙人寄居澳门,弗朗机炮传入了我朝。各位你们想,良弓劲弩的射程最远不过百步,可大将军炮的射程可达十余里以上,远非劲弩可比。一寸长一寸强,拥有射程上的优势,我们便可在战场上获得更大的主动权。如今火器大兴,正是继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国军事史上又一次大变革的契机,整整两千年的时间,如今开创这个历史新篇章的机会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火枪兵取代老式步兵成为战场主力,中国军事史上第二次伟大变革即将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