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生性多疑,最为忌惮的便是手下将领拥兵自重,对于这点魏渊是十分清楚的。同时他也清楚自己索要兵权将会带来的影响,但魏渊还是不得不如此行事。
熟悉明朝历史的他十分清楚在接下来的松锦会战中洪承畴将会面临怎样的惨败,同时他也知道一场决定明清两国国运的决战为何会草草谢幕。
洪承畴是个名将不错,可战场之上很多事情却也不是他可以做的了主的。崇祯派去前线的监军直接干预着洪承畴每一个军令的发布。洪承畴名为督师,但却时时受制于人,正是因为在监军的干预下洪承畴做出了一连串错误的决策,最终才使得松锦会战以明军的惨败而告终。
倘若没有对军队的控制权,魏渊很明白自己带去的两万多人也会在错误的军令中迷失自我,最终与其他参战的明军无疑成为皇太极杀戮的猎物。为了扭转松锦会战明军惨败的命运,魏渊必须争下这个指挥权,至少是自己本部人马的指挥权,也唯有这样,他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展开与彪悍女真人的正面较量。
沉默许久,面若冰霜的崇祯终于冷冷的说道:
“爱卿之意朕也很是理解,可毕竟蓟辽总督是洪承畴,天上不可有二个太阳,军中同时也不能有两位主帅。这样吧,爱卿所部还是归洪承畴节制。但朕可赐你临危专断之权,爱卿以为如何啊?”
魏渊对崇祯的话很是失望,什么叫临危专断之权?这说的也太过宽泛了。可转念又一想,事到如今有些承诺总是好的,好歹总算是争取到了一部分权力,既然皇帝敢让我魏渊临危专断,那可就别怪我‘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了’想到这魏渊当即倒地跪拜,口中高呼道: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代的北京城分为内外两部分,内城中有皇城,也就是紫禁城,可是说是权力核心地带。而外城则在京城九门之外,与内城居住的多是达官显贵不同,外城则是升斗小民、市井之徒的居所所在。
外城西侧的广宁门附近有一处大型的寺庙建筑群,这里是明代京师最大的寺院所在,大报恩慈仁寺。由于旱灾严重,致使路有饿殍。以往香火旺盛的大报恩寺此刻在凛冽的寒冬下也冷清了许多,除了极少数城中显贵来到庙中祈求菩萨显灵,保佑自家安危之外。偌大的寺庙群内只有几名小和尚在拿着扫帚清扫大殿外的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