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这这城门一直不开,总住在可宅也不是个事,不如咱们去舅老爷府上,散散心,顺便住几日如何?”
这么多人每日住在客栈,吃喝拉撒住的花销是真不少。
一直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大小姐手里那点银子就得嚯嚯完。
不是说好来投奔舅老爷家的嘛,怎么到了丹云城反而一直不去舅老爷府上。
张嬷嬷蹙着眉,实在是想不通大小姐到底要干什么。
要退亲的也是她,现在又要死追着沈庸的也是她,真当沈家人是泥捏的啊。
她可没见过泥捏的人,敢随随便便对大内侍卫动手的。
“......”冉湘玉想了想,摇了摇头,“不去。”
“让人再去打探一下,这城门什么时候开。”
去舅舅家是肯定不能去的。
舅舅家的情况也很复杂,以前对她那么好,也是看在她攀上了沈家的原因。
舅舅确实是疼她,但是那疼也是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才那么由着她。
现在她最大的依仗没了,舅舅家估计对她也是避之不及,怕被连累到。
尤其是舅母一向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话里话外都是舅舅给她花的钱花多了。
这时候她若是去了舅舅家,估计手里这点银子是保不住的。
还有那些跟随她的下人,十有八九会被舅母发卖掉。
养这么多人吃饭,舅母可舍不得这些银钱。
尤其是现在闹旱灾,粮食越来越贵,舅母就更不可能养着这些人吃饭。
张嬷嬷深深的看了冉湘玉一眼,无奈的叹了口气,
“是....”
问来问去结果都是那样,开城门肯定是不会开的。
据说是丹云城知府衙门丢失了重要东西,且有的查呢。
也不知哪来的盗贼,连知府衙门都敢偷。
张嬷嬷打发家丁去打探城门什么时候放行后,又去查看了一下住在仓库的下人。
“都省着点吃,现在粮食贵。”
瞅着板车上的粮食又少了一板车,张嬷嬷心里担忧的很。
十多板车的粮食,一路下来,就剩下8板车的粮食了。
大小姐还要继续去追沈家人,这些粮食怕是真不够吃。
从丹云城出去后,就是一左一右一南一北两个相反的方向。
不是往岭南去,就是往西北走。
往岭南去旱灾情况应该不严重,南方多雨水,沈家流放地也是岭南。
但是现在沈庸杀了大内侍卫逃了,那十有八九去的就不是岭南。
张嬷嬷深深叹了口气,看着那几板车粮食发愁。
下人们嗯嗯啊啊随意应了两声,脸上全都带着淡淡的不满,心里忍不住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