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史征南事迹,我一直有个疑问:攻伐云南真的是沐英的才智勇略大爆发吗,对于征南副将军蓝玉在征南战役中的记载只有区区五十四个字,对于征南将军傅友德也不满两百字。云南,仿佛就是沐英单枪匹马收复的——毕竟,历史是由幸存者书写的。
然而,哀牢山也给了沐英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大明洪武十四年(1381)12月的一个清晨,元朝在蒙古以外控制的最后一个行省——云南行省曲靖路宣抚司的府城南宁城外,浓雾覆盖了由西向东缓缓流过城北的白石江面。云南行省的蒙古守军主力十余万人集结于白石江南岸,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中静静等待远道来犯的汉人军队。虽然听不到对岸传来的人声、马嘶声或者武器的撞击声,只有流水潺潺在周围回荡,但所有人都依稀感觉到大地在微微颤动,仿佛死神正在以隐蔽的步伐缓缓逼近。
忽然,大地的颤动停止了,白石江两岸又恢复了宁静,但相较平日失去了清晨常有的百鸟欢鸣,天地间弥漫着一股难以名状的肃杀之气。一阵劲风吹过,把江上的晨雾撕开了一面缺口。透过消散的雾气,元军主帅达里麻清晰地看到,无边无沿的敌军已经在对岸列好阵势,仿佛随时将要向己方发起冲锋。
立马于白石江北岸的明军统帅傅友德时年五十四岁,他的策略是利用夜幕和晨雾的掩护,指挥部队连夜倍道而行,趁元军不备偷渡白石江,奇袭南宁城。既然元军已经厉兵秣马在对岸迎战,傅友德决定挥军强渡白石江,从正面猛攻这支早已多年未历战阵的蒙古偏师——但就在此时,三十六岁的副手拦住了他。
这个人是洪武皇帝的干儿子,叫沐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