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三年十月末,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天地间一片洁白。革命军第八师的士兵们在雪中奋勇冲锋,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口中高呼着口号,向着清军阵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勉县七里沟一带胡中和部清军显然没有预料到革命军的攻势如此凶猛,他们仓促应战,很快便被革命军突破了防线。革命军如潮水般涌入敌阵,与清军展开了近身搏斗。
川蜀提督胡中和,一个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他早已预料到马岱军的绕后战术,但他没有料到对方的行动会如此迅速。面对如此庞大的敌军,胡中和的军队显得势单力薄。他的三寨军队仅有八千余人,而他们要面对的是革命军的第六师、第七师和第八师,共计六万人的围攻。这无疑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
然而,天公作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为胡中和的军队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帮助。大雪使得道路泥泞不堪,革命军的行军速度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为胡中和的防守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他的军队只需坚守阵地,而革命军则不得不在恶劣的天气中发起冲锋。
胡中和原本以为,这样的天气条件能够有效地削弱革命军的战斗力,但他却低估了革命军士兵们的战斗意志。这些革命军士兵,他们每一个人都深知,每一次战斗都是获得功勋的机会,而功勋则是晋升军衔的关键。在当时的军队中,一个小兵要想晋升为士官,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和出色的表现。因此,面对如此宝贵的机遇,革命军的士兵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热情和决心。
在胡中和的阵地前,革命军的士兵们奋不顾身地冲锋,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荣誉的追求。这场战斗,对于胡中和来说,是一场艰难的防守战;而对于革命军来说,则是一次夺取胜利和功勋的绝佳机会。两军之间的战斗,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意志和决心的对抗。在这场战斗中,每一个士兵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了自己的信仰和未来而战斗。
同样南北两清军营寨也是如此,面对近十倍的兵力的冲锋,总兵周达武倍感压力,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艰难程度。
他在营帐中焦急地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此时,一位将领进入营帐,向他建议道:“将军,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诱敌深入。”周达武眼睛一亮,觉得这个主意可行。他立即召集众将,部署作战计划。夜晚,清军悄悄地离开营地,前往山谷设伏。第二天清晨,革命军于彦陆师长下辖的二十四步兵团如常发动进攻,却不知已落入清军的陷阱。当他们走进山谷时,四周喊杀声四起,清军从四面八方涌出,将革命军第二十四步兵团包围。
说是包围,实际是清军一千余人包围二十四团近两千人。
革命军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下陷入了混乱。周达武亲自率领数百名清军骑兵发起了猛烈的冲击,这一举动彻底打乱了革命军军的阵脚。他的骑兵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瞬间在革命军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尽管革命军一时陷入了混乱,但第二十四步兵团的士兵们在班长的带领下迅速恢复了秩序。他们以班组为单位,十几个人围住一个清兵,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这些士兵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技巧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他们不畏强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战友争取着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