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场好好的学习报告会,硬生生给搞成了《父母爱情》的创作谈。
蒋明春针对问关于男女主人公的身份设计,这一集中性的问题做了一些解释。
“关于江德福和安杰的身份,当初我在创作的时候,脑子里只有一个概念。那就是一定要有差异感,而且这种差异感还不能太过于偏离实际。
江德福的设定是一个大老粗,而安杰是娇小姐。
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来看,这样一对组合根本就不合适。
可就是这么一对不合适的男女,偏偏就生活在了一起。
看到这样一个内容,大家通常心里都会产生好奇。从而跟随着这种好奇心开始往下阅读。
我把这种带有冲突和看似不合理的设定,叫做‘看点’。或者说“噱头”也可以”
听到“看点”两个字,在座的各位都有些发愣。
吴教授还比划了一下:
“明春说的看点, 是看书的那个“看”吗?”
“正是。”
本来蒋明春是想用“卖点”这两个字的。可现在文学界包括整个社会环境,对于一个文人张口谈钱闭口谈钱,还是很排斥的。
大家谈的是文人风骨,谈的是奉献,而不是钱。
蒋明春缓缓开口解释道:
“打个比方,早上胡同口全都是卖咸豆腐脑的,结果有一天来了一个卖甜豆腐脑的。
没吃过甜豆腐脑的就会想,这糖和豆腐脑它能好吃嘛!也不搭呀!
结果大家心里想着不搭,最后却都想亲口去试试。
实际上卖甜豆腐脑的人,和卖咸豆腐脑的人其实用料都差不多,只是把咸换成了甜。
可来摊子前买甜豆腐脑的人,却比咸豆腐脑的多了不少。”
“明春同志的意思就是独特和创新,让读者产生好奇,抓住好奇心。我的理解对不对?”
肖老先生跟了一句。
“没错!”蒋明春点头,“之前我和谢导进行过一次交流。把一个同样的故事,交给两个不同的编剧去改编剧本,但得到的结果却是大不相同。
明明是同一个故事,有的剧本让人看了就很吸引人。而有的剧本不等别人看完开头就觉得不合适。
后者的毛病,就是因为没有把“看点”和“噱头”在开头部分,很好的突出出来。”
随着蒋明春的话结束,学员们顿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现在小说创作还不流行什么“黄金三章”,对于蒋明春提出的这个说法很是新颖。
回想一下,他们在看到《父母爱情》这部作品的时候,也的确是被男女主人公的身份设定给吸引了。
从开头的质疑,到后来潜移默化的接受。甚至看到后面安杰因为身份问题被外人欺负的时候,他们都默默站在了安杰一方。
从起初的不看好,变成了这对夫妻的忠实拥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