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老太后退几步,明白了他是来取笑他们的。
她气得举起拐杖怒骂:“好你个何大清,竟敢取笑我这老婆子,看我不 ** 你个畜生!”
何大清冷哼一声:“老太太,当时那封信是谁交给你的?”
聋老太一顿,眼睛一转,支吾道:“什么信,我怎么不知道?”
“呵呵,就知道你不肯承认,那我也不打扰你们了,对了,饿了先喝点凉水垫底,这是我们大家经历天灾后总结出的经验。”
说完,何大清便转身离开了。
易中海问道:“老太太,刚才何大清提到的信究竟是怎么回事?”
“哎……”
耳背的老太太开口道:“当初他离开老城区,最大的缘由其实并不是因为看上了那个姓白的寡妇。”
此言一出,易中海心中一震:“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是因为一封信。”
“什么样的信?”
“这些就不提了,反正他在看过之后就做出了离开的决定。
现在他回来了,想必那封信对他的威慑已经不存在了。”
说这话时,耳背的老太太眼中闪烁着意味深长的光芒。
“中海啊,我现在肚子有点饿,家里有没有现成的食物啊?”
“老太太,家里是有面粉,不过还没有蒸成馒头。”
“好吧,我去贾家看看情况如何,你也陪我走一趟吧。”
话音未落,她就蹒跚着脚步朝贾家走去,易中海稍作思考后便随之前行。
贾张氏正在照看自己的两个孩子——棒梗与贾当,而秦淮茹则单独一人在厨房准备晚餐。
从锅里飘出了新鲜白面馒头的香气。
“张翠花,我老太太都来了,咋不给安排个座?”
耳背的老太太进了门便开口问道。
对于这位老太太,贾张氏心中不免有几分敬畏,于是赶紧招呼她在一边坐下。
“咦,老太和老易,你们今儿都跑到我这儿来啊?”
耳背的老太太解释说:“这还不就是闻到了贵府的饭香嘛,我和中海两人都还没吃过呢。”
这时,贾张氏才恍然大悟,原来易中海和李翠云离婚之后,家中已无主事之人在乎烹饪之事,看来他们是专程来找食物的。
然而家中的存粮也颇为紧张,突然多出来的两位不速之客着实让人为难。
“老太太,咱们今天的份量可并不少做…这…”
贾张氏的言辞透露出了几分无奈。
就在这尴尬之际,秦淮茹捧着刚出炉的馒头走了出来,里面既有细白面粉制作的,也有一些使用了粗磨玉米面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