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于树下端坐,摊开百毒神经,这便准备习练,下一刻,身躯一振,不禁呆楞在了原地。
他双眼空洞,恍惚无神,目光再也聚焦不在毒经之上,缓过良久,怅然道:“我有负师门重托,如今还有何颜面再回剑门!”
若在平时,纵然师门重罚,吴正也甘领其罪,心中更无半分怨疚,可这次放走荣云,吴正实不知错在何处,且此次剑门攻打双音门之举,更令吴正不敢恭维,内心深处对剑门已然不如初时那般唯命是从。
吴正虽口口声声说无颜再回剑门,却是其中根本便连他自己也没有深究。
吴正支颐下巴,废然作叹,再也没了习练百毒神经的打算,悠悠望向四周,唯觉丛林幽深,而不知何去何从。
吴正呆过良久,默默收起百毒神经,挺身而起,再是向着丛林更深处漫无目的地行了出去。
如此行出恁远,吴正抬头远观,见稀疏丛林尽头,隐约浮现一座镇甸,吴正想也不想,向着那镇甸便走了上去。
来至村口,只见旁侧古槐扶疏,其下清风徐徐,却有一众村民辐辏不散,吴正心有好奇,朝起人群方向走了过去。
近处来瞧,见古槐之下坐有一位老僧,此僧尨眉皓须,老态龙钟,与竹林所遇老妪年齿相近。
吴正再旁睐两厢,见一众村民抑或蹙眉细听,抑或舒然开悟,抑或含笑生奇,抑或喁喁接耳,吴正百无聊赖,于一旁席地就坐,如凑热闹般地听了起来。
古槐之下,那老僧说偈道:“《金刚经》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言毕,面如平湖,手中佛珠缓缓而转,似在等人执经问难,跟前,一人问道:“敢问大师,何为‘若见诸相非相’,又如何才能‘见诸相非相’?”
老僧正视前方,不疾不徐道:“若见诸相非相,则其心不心,若得诸相非相,须其心不欲。”
老僧悠悠望向镇甸那处,道:“此处芸芸众生,所向所往,不过内心使然,所图不过一利字而已,正如人潮熙熙皆为利来,人潮攘攘皆为利往。”
“利之于心,贪而不尽,众生穷者为利所熏,眼中皆是富相,自意达者便得喜乐,众生富者为利所熏,眼中皆是金银淫欲相,自意达者便得喜乐。”
“唯见众生喜怒无常,不见众生喜乐常伴,是以求者无尽,图者不绝,何时得见尽头,喜乐不过临渊羡鱼,手探蜃楼,穷尽者不在眼前,而在心中,若能离贪去欲,明心见性,所见诸相非相,立时得见如来也!”
吴正心中一振,觉得眼前这老僧吐属通俗易懂,原本高深佛法竟被他几句点破,立时心起仰慕之意!
不远处,一男子文质彬彬,不以为然道:“大师此话确有几分道理,可在我看来,不过隔靴搔痒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