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聘入宫者向来非同一般,要么出身豪门世族,地位尊崇,要么出身官宦之家,美名远扬。一旦入宫,便会被册封个不低的位份以示优待。
明帝登基大选之时,哪怕二品大员之女也只是封为美人,虞氏女甫一入宫便直接位列贵人,侍寝后更是能封嫔,不知能叫多少嫔妃咬碎一口银牙。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王者始风,本乎妃德。天下内治,模厥人伦。咨择邦媛之良,懋敷嫔壶之懿,爰推异数,诞布公言。
虞氏伊人陶翕辟之和,生庆善之族,玉粹其度,渊靓而衷。
于以垂美,往席宠命,毋忘训辞。可特册封贵人,赐号珍,赐居咸福宫,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明帝想到虞氏女本意是择一良人成亲,又或是让男子入赘虞家,总归是该夫妻琴瑟和鸣、白首偕老的,不免对她有几分歉意。
又想到灯会那晚惊鸿一瞥,明帝确有心动,于是便吩咐内务府将咸福宫一侧殿按照民间的洞房花烛布置。
红色喜帐,喜床,床幔,百子被,被下的红枣、花生、桂圆,合卺酒,子孙饽饽等民间喜房俗物,也是明帝为数不多能为她做的了。
…
虞府。
府内处处挂着大红灯笼和大红丝绸,地上也摆满了虞府上下这些时日为了小姐出嫁而准备的嫁妆箱子。
本该是喜气洋洋的日子,府中却只见愁容。
虞父枯坐着,不知叹了今天的第多少口气,一旁的虞母也是以帕子掩面拭泪。
虞母终于忍不住哭道,“造孽啊!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这可叫我怎么活呀,老爷!”
虞父急忙安抚她道,“夫人莫伤心,我又何尝不知?可伊人铁了心要入宫,陛下面前,我总不能从中作梗吧!”
虞母埋怨道,“想咱们虞家何其风光,要什么样的女婿没有?你就不该任由她办什么绣球招亲!
如今可好,一入宫门深似海,宫里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我们伊人下半辈子怎么办呀!”
说着说着,虞母捶胸顿足,好不气愤。
那厢虞伊人的两个哥哥听闻此事也快马加鞭赶了回来,顾不得许多,只匆匆寻到妹妹就骂。
“你怎么是个死心眼的!哪个皇帝不是后宫三千佳丽无数,非要撞南墙不回头吗?”
“就是呀!哥哥们将你宠大,你这性子入宫当妃子怎么能受得了罪?必是要吃大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