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得他心通愿;10、得神足通愿;
11、遍供诸佛愿;12、定成正觉愿;
13、光明无量愿;14、触光安乐愿;
15、寿命无量愿;16、声闻无数愿;
17、诸佛称叹愿;18、十念必生愿;
19、闻名发心愿;20、临终接引愿;
21、悔过得生愿;22、国无女人愿;
23、厌女转男愿;24、莲华化生愿;
25、天人礼敬愿;26、闻名得福愿;
27、修殊胜行愿;28、国无不善愿;
29、住正定聚愿;30、乐如漏尽愿;
31、不贪计身愿;32、那罗延身愿;
33、光明慧辩愿;34、善谈法要愿;
35、一生补处愿;36、教化随意愿;
37、衣食自至愿;38、应念受供愿;
39、庄严无尽愿;40、无量色树愿;
41、树现佛刹愿;42、彻照十方愿;
43、宝香普熏愿;44、普等三昧愿;
45、定中供佛愿;46、获陀罗尼愿;
47、闻名得忍愿;48、现证不退愿。
法藏比丘当众发了大愿,就从本愿开始进行实践。在五劫的时空中,依真实的智慧,勇猛精进,专心致志地修行,一心建造开阔广大、庄严美妙的西方净土。
法藏比丘在漫长的时间之中,勤勉修行,积累培植自己的功德善行,没有贪嗔痴各种欲望的想念;也不执着色声香味等接触到的感受。
只是欢喜和愉快的回顾,探索,总结过去诸佛所修习好的方法。安于静修和持戒,深入禅定,远离虚幻的妄想念头。
依照佛法真实义理,培植普渡众生的德行和本能。不去计较,这其中经历多少的艰难和困苦,减少欲望,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