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边泛起鱼肚白,小镇逐渐苏醒,居民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陈池在离开客栈后,迅速骑马前往最近的驿站,将一块手帕与一封匆匆写就的密信细心包裹,交付给驿站的驿卒,并慷慨支付了二两银子,委托其按照信上所述地址,将这份包裹转交给名为张召重的人士。此举意在促成一段姻缘,同时也巧妙地让张召重欠下自己一份人情,他心中暗自得意,认为此计甚妙。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这一行为实则是对李沅芷行踪的泄露,但陈池自认为与李沅芷并无深厚交情,故而对其感受并未过多在意。
完成托付后,陈池并未返回客栈,而是直接出城,沿着前日的路线,再次踏入那片荒凉的山野,意图实施他的“回马枪”之计。当然,这一计划若能摆脱李沅芷的拖累,将更为完美。
时至正午,他悄无声息地接近山脚,将坐骑隐蔽好后,便悄然向山上摸去。显然,昨日之事并未引起山贼们的足够警惕,山寨的防御依旧松懈,形同虚设。
陈池并未急于采取行动,而是选择了一处视野开阔的山壁作为观察点,耐心等待,密切观察着山寨内的动静。山贼们进进出出,但他的目光始终聚焦于一人——陈友谅。昨日陈友谅那阴鸷的眼神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深知此人不会轻易善罢甘休,自己那庞大的镖局位于长安,时刻处于被报复的阴影之下,这让他如坐针毡。因此,他决定先发制人。
然而,半个时辰的等待却让他感到有些焦躁不安,正当他考虑是否应冒险靠近以探明情况时,山寨前方的山坡上突然出现了几个身影。这些人虽身着便服,看似寻常旅人,但步伐矫健,显然身怀武艺,且与山贼非同一路人。他们的出现,无疑为这场即将上演的较量增添了几分变数。那些山贼手持兵器,猛然间蜂拥而至,显然并非出于友善的意图。双方在山寨门前进行了一段不明所以的交涉,约莫三四分钟之后,一名山贼疾步踏入寨中最为宽敞的厅堂,不久,陈友谅竟自那屋中步出,手中紧握着一个奇异的箱子。
陈池凝视着那箱子,目光炯炯,其震撼并非源自箱子的外观之美,恰似花朵般悦目,而是因他曾亲眼见过一个与此别无二致的款式。他心中确信无疑,这正是当日装载鸳鸯刀的神秘容器。陈池愿以双眼为誓,那日卓天雄托付鸳鸯刀于他时,正是以此箱盛放。箱上的纹理、材质乃至岁月的痕迹,即便相隔甚远,亦能清晰辨认。
唯一令人费解之处在于,此等物件何以会落入陈友谅之手?陈池抚弄着下巴,眉头紧锁,仿佛能拧成山川之形,心中充满疑惑。山脚下,陈友谅将箱子交付于来客后,双方简短交流便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