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大臣赶忙说道:
“劳烦通传一声,我等有要事,想求见韩国公。”
门房应了一声,转身进去通报。
不多时,门房出来,面带歉意地说道:
“各位大人,实在对不住了,我家老爷近日身体抱恙,实在无法见客呀,还望各位大人海涵。”
大臣们一听,哪肯罢休,着急地说道:
“此事关乎我大明的根基,关乎圣人尊严呐,还请务必再通传一声,我等就在这儿等着。”
门房面露难色,又进去了一趟,可出来时依旧是同样的说辞。
大臣们无奈,只能失望而归。
而那李善长,其实打从孔府的消息传到应天的那一刻起,就打定了主意告病不出,心里想着:
“这皇家的事儿,那可是深不见底的浑水,本公可不能去掺和,稍有不慎,那便是万劫不复之地,还是明哲保身的好。”
待门外的动静渐渐小了,李善长这才慢悠悠地从内室踱步出来,坐在庭院之中,悠哉悠哉地品着茶水。
一旁的李善长嫡子李祺忍不住问道:
“爹,那孔府之事闹得如此之大,您就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吗?”
李善长微微皱了皱眉头,放下茶杯,轻声说道:
“哼,你还是老老实实府上呆着,哪也不许去!蠢笨之极!”
“那是皇家的事儿,咱可管不了。真以为吴王那么傻?平白无故的屠了孔府?祺儿,你还是少掺和进去,皇家的那些人,没一个是简单的!”
“都是些真龙啊~”
····
而民间呢,亦是乱成了一锅粥,混乱不堪。
无数的文人,无论是年轻气盛的书生,还是早已成名的大儒,接连几日都纷纷自发地跪拜在宫门前,他们身着素衣,神色悲戚,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着皇帝能给个说法,还天下一个公道。
茶馆之中,平日里本是人们喝茶闲聊、谈天说地的好去处,可如今,只要一提起吴王,便是一片谩骂之声,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那叫一个义愤填膺。
“那吴王朱樉简直就是个屠夫啊,孔府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圣人后裔所在,他竟敢如此大开杀戒,简直毫无人性!”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拍着桌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