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直播之从香菇开始的科普> 第26章 苍耳子,鬼针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苍耳子,鬼针草(2 / 2)

“叶耳实这个名字一直为历代主流综合本草作正名使用,苍耳子一名来自《千金要方食治》,至清代以来苍耳子才普遍作为正名使用。”

[我余某不是空军佬:最早还不是叫苍耳吗?那地龙这药最开始是不是也不叫地龙?(思索)]

[鱼非鱼,你是狗:闭嘴吧,没人当你说话。]

[我余某不是空军佬:我特么******!]

[西瓜水:这为什么记载最开始就是味甘啊,真就神农尝百草呗(笑哭)]

康强哂然一笑:“这很正常,就我们现在的这些药材,基本上都是尝出来的,所以在以前大夫试毒死亡的几率也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苍耳子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也常常出现。”

“例如《本草纲目》卷十五《草部·葈耳》释名:“(诗经)颂曰:诗人谓之卷耳,《尔雅》谓之苍耳,《广雅》谓之葈耳,皆以实得名也。”

“陆玑也有诗疏云:其实正如妇人耳珰,今或谓之耳珰草。”

“郑康成谓是白胡荽,幽州人呼为爵耳。”

“还有前面说的《博物志》里面:洛中有人驱羊入蜀,胡葈子多刺,粘缀羊毛,遂至中土,故名羊负来。俗呼为道人头。”

“这些便是李时珍对苍耳的记载,文中援引了诸多文人与医士的记载,可以说是十分完备了。”

[哦行就只能:不是,李时珍还记载这些啊?没想到啊没想到。]

[咕咕咕子:挺有意思的,就像主播一样介绍前人对苍耳的看法,增加趣味性。]

“是的,这样子看上去的确没那么乏味。”康强呵呵笑道,然后伸出手摸了摸苍耳子继续说下去。

“无论是苏颂、陆机、郑玄还是张华,都对这种植物有着自己的理解,让我们了解了古人称呼这种植物时的多种异名。”

“尽管我们刚才提到的以本草知名的苏颂、以文采出名的陆机、以经学着名的郑玄、以博学有名的张华,都可算作是一世之英,但相对于诗圣和诗仙词条,他们的知名度还是要小一些的。”

[龙龟薄纱鳄鱼:?啥?诗仙和诗圣也有写?好家伙,牛逼大发了!]

“在李白的《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中有一句诗是这么说的: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

“而杜甫的《驱竖子摘苍耳》则有句诗曰: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侵星驱之去,烂熳任远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