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显微镜下看,视网膜竟然由 10 层组成呢!从深到浅依次是内界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内网状层、内核层、外网状层、外核层、外界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前面九个组成了神经感觉视网膜,最后一个就是视网膜色素上皮。
视杆细胞是圆柱形的,就像一个个小战士,专门负责吸收微弱的光线,产生灰度图像。视锥细胞则是锥形的,它们专门用于高强度的光,可以实现彩色视觉,就像一群小画家,为我们描绘出多彩的世界。
双极细胞也很有意思,一端有轴突,另一端有树突树。它们在视网膜里呈放射状排列,树突树和视杆、视锥形成突触,轴突就朝着视网膜的深层去啦。这些细胞是视觉通路里的一级神经元,它们就像勤劳的小邮差,把光感受器细胞收集的信息传递给神经节细胞。
神经节细胞呢,它们是视觉通路里的二级神经元。这些细胞是多极的,通过树突和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形成突触。它们有长长的无髓鞘轴突,从基端发出。轴突水平急转,朝着视神经盘集合。然后穿过巩膜的筛板,再形成髓鞘。所以呀,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就构成了视神经。
水平神经细胞分布在视杆和视锥的顶端,和它们形成突触。而且,它们还连接着远处神经节细胞突触的长突起。这些细胞的功能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GABA,就像一个小警察,抑制远端的神经节细胞。这个过程能让视神经传输来自最兴奋的光感受器的信号,帮助咱们形成清晰的图像。
无长突细胞分布在神经节细胞附近,和神经节细胞的树突以及双极细胞的轴突形成突触。双极细胞刺激无长突细胞,无长突细胞又刺激与之突触的神经节细胞。所以,无长突细胞就像是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之间的间接桥梁,它们的作用是通过确保所有相关的神经节细胞都受到刺激,来调节感光的过程。
支持细胞里最丰富的要数 Müller(米尔)细胞啦,它们分布在整个神经视网膜。Müller 细胞有好多和感光细胞相连的放射状突起。这些连接看起来就像一个致密层,叫做外界膜。Müller 细胞的突起能到达视网膜的前表面,在那里它们表现为基底膜覆盖的末端扩张。这种终止形成另一个致密带,叫做内界膜。除了 Müller 细胞,视网膜里还有视网膜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周围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PE 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它们就像一群小卫士,功能是吸收通过视网膜的光,防止光线反射回神经感觉层。这对于清晰的视野可太重要啦!而且,RPE 细胞还能滋养视网膜,形成血-视网膜屏障。这个屏障是由 RPE 细胞之间紧密连接组成的,能防止大分子和有毒分子从脉络膜扩散到视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