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第175章 天地坛与《天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5章 天地坛与《天书》(2 / 2)

燕京天坛位于燕京市东城区天坛路甲 1 号,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的场所,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初建时兼具祭天和祭地的功能,被称为天地坛。明嘉靖九年,祭天和祭地的功能分离,天地坛更名为天坛,并进行了相应的改制和扩建。

基本沿用明代的祭祀制度,并对天坛进行大规模的修缮、改建和扩建,形成了现有的格局。

天坛四周筑有坛墙,将全坛分成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整体布局呈 “回” 字形 。

内坛分为南北两部分,北边为 “祈谷坛”,中心建筑是祈年殿,是春季用于祈祷丰收的场所;南边为 “圜丘坛”,中心建筑是圜丘,专门用于在 “冬至” 祭天。

南北两坛之间以丹陛桥相连,形成了一条长 1200 米的天坛建筑中轴线,中轴线两侧为古柏林。中轴线西侧是斋宫建筑群和神乐署,东侧是一些提供祭祀服务的建筑物,如宰牲亭、神厨和神库等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也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

坐落在高 6 米的汉白玉圆台上,殿高 38.2 米,直径 24.2 米,内部有 28 根巨大的柱子,其中四根象征着一年四季,中间的十二根象征着一年的 12 个月,最外面的十二根象征着 12 个时辰,这二十四个柱子还象征 24 节气,一共 28 根柱子象征 28 星宿,体现了华夏传统的宇宙时空观念。

祈年殿三层重檐的琉璃瓦为蓝色,内部金碧辉煌、庄重典雅,穹顶饰以龙凤藻井及栩栩如生的龙头和凤首,殿内地面由九重艾叶青石板铺就而成,中心是一整块圆形大理石,四周由扇形艾叶青石逐层铺设,中心大理石的表面纹路呈现出龙凤的纹路,被称为 “龙凤石”。

圜丘是明清两代冬至举行 “祀天大典” 的场所,又称祭天台。圜丘中间的一整块圆形石板被称为 “天心石”,具有回声效果。

皇穹宇位于圜丘北部,是存放圜丘祭祀神牌位的场所,也被称为天库。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名为皇穹宇。

皇穹宇大殿前的甬道上存在着声学现象,有 “一音石”“二音石”“三音石” 和 “四音石” 之分,且因其四周墙壁光滑,声音遇到墙壁会连续反射出声波,形成 “回音壁”, 被列为华夏四大回音古建筑之首。

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北部为圆形,寓意 “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圜丘坛、祈年殿、皇穹宇等多采用圆形平面,而砖砌外墙则为方形,同样体现了 “天圆地方” 的思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