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先衍边走边思考着,不知不觉已经离开了孔庙灵源来到了另一处灵源——颜庙灵源。
颜庙始建年代不详,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 195 年),汉高祖刘邦东巡经过鲁地,祭拜孔子时,曾用少牢祭祀颜子祠。
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 72 年),汉明帝东巡途中到达鲁地,特地前往祭祀了颜子 。
元代泰定三年(1326 年)八月,颜庙迁至陋巷故址进行新建工程 。
元代文宗至顺元年(1330 年),颜子被封为兖国复圣公,颜庙因此又称为复圣庙,成为历代祭祀颜子的主要场所。
颜庙现存规模为南北五进院落,全庙共有元、明、清建筑殿、堂、亭、库、门、坊等 24 座,159 间。
复圣门里有陋巷井,外围有八角露天方亭,井北有明代树立的 “陋巷井” 石碑,是为纪念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 的俭朴品德而立。
庙内现存金、元、明、清碑刻 53 幢 ,其中有两块是元朝所立的 “大元敕赐先师充国复圣公新庙碑” 和 “大元加封颜子父母制词碑”,均用古蒙古文与汉文对照刻成。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和好学精神着称于世,颜庙作为祭祀颜回的场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儒家思想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复圣殿是颜庙的正殿,供奉着颜回的塑像,始建于元朝,后经明代重修,殿前的石柱雕刻精美。
从颜庙出来一行人又溜达至孔林。
踏入孔林,仿佛踏入了一片宁静而深邃的历史幽境。古柏参天,其枝干扭曲盘旋,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故事,墨绿的枝叶层层叠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低吟,像是为长眠于此的先哲们吟唱着古老的赞歌。
碑碣林立,或古朴厚重,或精致典雅,上面的字迹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透着往昔的庄重与威严,铭记着历代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传承。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
孔子逝世后,其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当时还是 “墓而不坟”,即没有高土隆起。随着后世帝王对孔子的尊崇,孔林的规模不断扩大。
自秦汉时期开始,陆续有孔氏后裔及官府对孔林进行修葺和扩建。汉代时,鲁相韩敕以官方名义对孔子墓进行了修治,并在墓前建造了神门等建筑。此后,唐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增修,尤其是明清时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如今的宏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