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树人每日忙碌于他的葡萄园里。清晨的阳光洒在葡萄园的铁丝网上时,他便已开始田间的劳作。那一缕缕金色的光线,像是无数双轻柔的手,抚摸着葡萄藤。他仔细检查着每一株葡萄藤,手指轻轻划过嫩绿的叶子,感受着它们的生机与活力。可他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卫雨氲。往昔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放映,她在葡萄园里穿梭时,仿若灵动的精灵,将活力注入整个园子。
他忆起卫雨氲曾提出在葡萄园种野花的想法。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他们并肩走在葡萄园的小径上,卫雨氲抬头看着他,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说:“树人,你看这葡萄园里总是单调的绿色,要是能种上一些野花,五颜六色的,那该多好看呀,就像一幅天然的画卷。”当时,他只觉得荒诞,葡萄园的使命是产出葡萄,怎可种些无用的野花。他皱着眉头说:“雨氲,这是葡萄园,不是花园,种了野花会影响葡萄生长的。”卫雨氲听了,有些失落,但也没有再坚持。
如今,他却有了不同的想法,每次走过那片葡萄园的空地,他都会想象着开满野花的场景。那些野花或许会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葡萄藤相互映衬,让整个园子多些别样的美。他会忍不住想,如果当时答应了她,现在的葡萄园是不是会有一种独特的风情呢?
葡萄园的收成与利润,如同往日一样被他计算着,生活看似按部就班。然而每至夜深人静,卫雨氲的身影总会悄然潜入他的思绪。她谈及乡村文化时那眼中闪烁的光芒,如同星子般璀璨,那执着热爱的模样,曾经深深吸引着他。他还记得有一次,他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卫雨氲兴奋地和他讲述着一个古老乡村的民俗节日。她说起村民们穿上传统服饰,载歌载舞的场景,眼神中满是向往。那时候,他只是静静地听着,虽然能感受到她的热情,但内心却始终觉得把钱投入乡村文化建设是充满风险且无回报保障之事。现在,他躺在床上望着黑暗中的天花板,心中泛起一丝苦涩,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想法是不是太过功利。
而卫雨氲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文化的拯救事业中。她穿梭于各个乡村,她的脚步丈量着乡村的土地,每一步都带着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每当抵达一处,她都会细致地记录当地特色文化。走进古老的村落,她仰望着那些有着岁月痕迹的建筑,用手轻轻触摸墙壁上的纹路,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她会记录下建筑的风格特点,从屋顶的形状到门窗的雕花,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她对传统的手工艺更是着迷,看着那些老手艺人熟练地摆弄着材料,将平凡的东西变成精美的工艺品,她的内心满是崇敬。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她邂逅了一位擅长制作濒临失传竹编工艺品的老艺人。那是一间简陋的小屋,阳光从破旧的窗户透进来,洒在老艺人满是皱纹的脸上。她坐在老人身旁,凝视着那双枯瘦却灵巧的手将竹条编织成精美的工艺品,竹条在老人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她内心满是崇敬,说道:“爷爷,您这手艺真是太厉害了,不能让它失传啊。”老艺人无奈地叹口气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个,嫌挣钱少。”卫雨氲坚定地说:“爷爷,我一定要为您找个徒弟,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即便面临资金匮乏与人员短缺等诸多困难,她的眼神仍坚定不移。她住在村民家中,床铺硬邦邦的,晚上还有蚊虫叮咬,但她从未抱怨过。她和村民们一起吃饭,桌上虽然只是简单的饭菜,但她吃得很香。她深知这条路布满荆棘,但绝无放弃的念头。她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让乡村文化重新焕发生机,让更多的人看到乡村的魅力。
在忙碌的间隙,翟树人的身影也会闯入她的脑海。她回忆起他们共度的美好时光,他在葡萄园里辛勤劳作的背影深深印刻在她心中。犹记得那场倾盆大雨,葡萄园排水系统故障,雨水四处流淌,眼看就要淹没葡萄根。翟树人不顾泥泞,于雨中抢修。她拿着伞急忙跑去,看到浑身湿透却专注解决问题的他,雨水顺着他坚毅的脸庞滑落,他的眼神中只有对葡萄园的关切。那一刻,她的爱意在心中满溢。她理解他的务实,却始终无法释怀他对乡村文化的不解与拒绝。她常常会想,如果他能像支持葡萄园一样支持乡村文化,那该多好啊。
一个月过去了,翟树人的生活被一股难以言喻的空落感缠绕。葡萄园迎来一批游客,他们由当地旅游公司组织,来体验采摘乐趣。阳光明媚,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在葡萄园里回荡。看着游客们在园中欢快穿梭,他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若乡村文化得以发展,这片土地或许会吸引更多游客。他想象着乡村举办各种特色文化活动,游客们不仅可以采摘葡萄,还能深入体验乡村的民俗文化。卫雨氲的形象也随之浮现,她那充满热情的眼神仿佛在眼前跳动。他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联系她并告诉她自己似乎有了新的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