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纷纷捐款、出工出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村庄文化中心落成了。
文化中心的图书馆收藏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既有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童话、科普读物,也有供成年人阅读的文学作品、农业技术书籍等。民俗博物馆里陈列着村民们捐赠的各种老物件,如古老的农具、传统的服饰等,它们见证着村庄的发展变迁。艺术表演厅成为了村民们展示才艺的舞台,定期会有村民们自发组织的文艺表演。
随着村庄文化中心的运营,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场所,更成为了村民们凝聚情感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交流思想、分享生活经验,村庄的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卫雨氲注意到村庄的老年人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他们的生活有时候也比较单调。
她决定为老年人组织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在文化中心为老年人设立了书法、绘画、棋牌等兴趣小组。老年人积极参与其中,他们在书法绘画中抒发情感,在棋牌活动中锻炼思维,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同时,卫雨氲还联系了一些医院,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有一位老人感慨地说:“卫奶奶,自从有了文化中心,我们这些老家伙的生活可有意思多了,身体也有人关心,真是太感谢您了。”
卫雨氲笑着说:“您老客气了,村庄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除了关注教育、文化和老年人生活,卫雨氲也没有忘记村庄的生态环境。她发现随着村庄的发展,一些诸如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卫雨氲召集村民们开会,讨论村庄的环境治理问题。她说:“乡亲们,咱们村庄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但也不能忽视环境问题。如果环境变差了,咱们的生活质量也会下降的。”
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大家开始共同参与到村庄的环境治理中来。
首先是垃圾处理问题。卫雨氲倡导垃圾分类,她在村里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并张贴了醒目的垃圾分类标识。同时,她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和监督,让村民们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