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好东西,二弟,回头给大哥也弄一副吧。”一旁的朱标毫不在意朱樉抢了他的风头,甚至面带喜色主动上前索要。
朱樉也是笑着说道“老大,这是给咱爹的,你想要直接找宫廷画师给你临摹一幅不就好了。”
“哈哈,对,老大,你顺带给咱也再临摹一份,这一幅咱要带到陵寝里面,你给咱临摹一份挂在咱的寝宫里。”朱元璋也是笑呵呵的安排朱标,但眼神却没有丝毫挪开那一幅地图。
短暂的喧嚣之后,便是朱棣,朱潚和朱桢等其他皇子,有的献上精心雕琢的玉器,有的献上华丽的锦缎。
还未出嫁的公主们则多是手制的精美香囊之类,而出嫁的,便是带着夫家那边当地的一些特产或者亲手缝制的衣服之类的。
接着各地大臣上前献礼,江浙的周桐送上精美的丝绸织品,其上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
山东的陈汉文则是献上了一则喜报。
自山东受灾之后,人口凋零,良田荒废,但自从有了土豆之后,产量增加,山东各地今年新增人口居然占据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更是产量排在全国第一,山东的粮食,蔬菜,甚至是海产品远销全国,隐隐有超越江浙,成为大明第一大行省的势头。
北方的大臣带来了珍稀的皮草。
南方的大臣带来了各种珍稀水果,动物。
轮到云南之地的官员时,他竟牵出一只色彩斑斓的孔雀,众人皆惊叹不已。
然而,角落里一个小官引起了大家注意。
他只捧着一本册子,满脸通红地解释道:“陛下,臣治理之处民生凋敝,无珍贵之物。这本册子记录了臣辖区百姓的心愿,愿陛下龙体安康,愿我大明福泽绵延。”
朱元璋听后,沉思片刻,赞赏有加。
庆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持续着,每个人都感受着这太平盛世下的喜悦氛围。
奉天殿前的宴会现场庄严肃穆,只因那坐在首位的乃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诸位王公大臣们心怀敬畏,言行举止都显得格外拘谨,宴会上的气氛始终难以高涨起来。
如往年一般,朱元璋与一众皇子以及部分大臣饮完酒后,便起身离开奉天殿广场,朝着坤宁宫行去。
坤宁宫中今年前来团聚之人众多,原本宽敞的坤宁宫内已然无法容纳如此之众,于是干脆就在坤宁宫的院子上空拉起了一大块厚实的布匹。
下方则燃起了熊熊炭火,暖意融融。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诸多孙子、孙女和外孙、外孙女的纷纷到来,整个坤宁宫顿时变得喧闹非凡。
早在朱元璋与马皇后尚在奉天殿之时,郭惠妃便已带领着后宫诸位妃子忙碌开来,有条不紊地分配着各项烹饪任务,有的负责炒菜,有的专心包饺子。
待到朱元璋领着诸位皇子踏入坤宁宫时,阵阵诱人的饭菜香气早已弥漫在空气之中。
未过多久,一桌桌丰盛的佳肴便被端上了餐桌。
朱元璋与马皇后先是简短地说了几句祝福话语,随后众人脸上皆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欢欢喜喜地开始享用这顿充满温情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