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姻却看向陶博易说道:“博易,几人中你最为年长,你来说说吧。”
陶博易愣了下,才说道:“是老师。”
沉吟片刻,陶博易才说道:“这算是许多乡绅或是寒门子弟求个官职所选的法子,在举荐制时还是很有用的,有了好名声上官自会对你有好印象,求官也更好求了。”
“不过随着朝廷举荐制度的变革,这个法子也有了缺憾,毕竟孝顺的名声实在太好做了,后来又有了才子,神童等等名声的由来,他们称之为养望。”
“咦……”王永心脸上露出嘲讽嫌弃的意思。
成乐安和徐经亘也是满脸不屑。
陶博易苦笑着说道:“可养望却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养的起的,若是家族势薄,无人帮衬,便是养望也是无用。”
“那看来这陈家也非普通乡绅之家。”王永心挑了挑眉,有些意外的说道。
“听那帮着宣传人说,这陈家二十年前就已经用了这样的手段,想来必是陈家一族相助互相隐瞒助力,既然二十年前成功,这二十年后未必不成。”柳姻不在意的说道。
“可……让这样沽名钓誉之人做上官,对百姓又有什么好处?”成乐安紧皱眉头,满是担忧。
“我如今书写的也不少了,你们跟着我也去过了很多地方,有没有想过自己写些文章呢?”柳姻突然提出想法。
“我们?”几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对,你们写,难道你们见到那么多的人生百态,没有袒露心声的想法吗?”柳姻有些意外的看向他们。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说什么。
就在这安静的时刻,成乐安点了点头:“我想写。”
她这一开口,其他人也不再犹豫,纷纷点头。
见此,柳姻笑着点了点头,才说道:“那你们就写吧,写什么都可以,见闻,读后感,心得,都可以的。”
送走了一脑门心思想着写作的学生们,柳姻转头看向梅无。
梅无了然的点了点头,柳姻眼眸幽深,想着这几天发生的一切。对她说道:“梅无,这几天辛苦你了,帮我盯着点。”
梅无轻声应下,见她不甚往日在秦淮时的娇嫩面容,那浑身也不见当日的富贵教养的气派,却更有一番平和淡然的温和。
“怎么了?”柳姻疑惑地抬头看她。
“姑娘,你说京里会暴露你的身份吗?”梅无有些担忧的问道。
“不知道,或许会也或许不会。”柳姻不在意的看着茶盏中上下翻滚的茶叶,一时间有些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