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大臣低声交头接耳,显然对她提到的细节颇感意外。晚晴冷静地继续:“所谓保守防御,也并非仅靠现有兵力固守即可。边疆防线的战力重组、防御工事的强化,以及地方民心的安抚,这些都是保守防御的必要组成部分。若连这些都未考虑全面,又谈何稳妥?”
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没有半分急躁,却像是锋利的刀锋,逐一划破每一层混沌的争论。片刻后,御史大夫眉头紧皱,却不得不低声道:“娘娘所言极是,臣一时言辞疏漏,未能顾及全局。”
另一派的魏桓山也不由自主地低头,沉声道:“娘娘明察秋毫,臣深感惭愧。”
晚晴重新坐下,语气略微缓和:“边疆之事,远非一时一议可解。哀家命各部门迅速拟定相关措施,针对补给、边防重建、与地方豪强的接触等方方面面制定详细计划。三日后,哀家将亲自主持会议,决议最终方针。届时,诸位务必各尽其职,不得有误。”
殿中群臣纷纷领命,稍显紧张的气氛终于有所缓和。然而,晚晴的内心却并未真正放松。她清楚,这场争论虽然暂时平息,但朝堂上的分裂并未彻底消弭。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几位关键权臣在争论中的表现,似乎隐隐透露出更多的私心。
散朝之后,晚晴留在殿内,将几位心腹幕僚单独留下。她低声问道:“今日争论中,有几人明显在搅浑水。你们怎么看?”
其中一位幕僚微微拱手,回答道:“娘娘明鉴。御史大夫虽是老成持重,但他身后支持的几位官员,却极有可能与地方豪强暗中来往。而魏尚书虽然立场鲜明,但臣以为,他的迟疑更多是因为对当前局势缺乏掌控,而非真正的反对之意。”
晚晴若有所思地点头,随后说道:“暗中调查御史大夫背后的人脉关系,同时加强对兵部的支持力度。魏尚书虽有不足,但若能加以拉拢,仍可为我所用。”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深邃:“另外,命边疆的暗探重点关注敌军的动向和补给线。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抢在他们下一步行动之前,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