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作价4千万港币,剩下的4千万则提供25条胜利轮。
小摩根听完就皱眉,他手里没港灯的股份,但作为渣打的股东之一,找找关系从瑛国佬手里买下来,难度不算多大。
但25条胜利轮肯定吃亏了,对身边的助理小声说了几句话,助理很快拿起纸笔帮他算账。
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由自由轮升级而来的胜利轮,从44开始的生产,短短五六年里生产规模就达到顶峰。
却因为二战结束,至少几十艘条胜利轮还在船坞里没了买家。
已经下水的500多艘胜利轮,同样因为军用货运量大减,只能闲置起来。
而生产了2751艘自由轮,闲置的就更多。
当初140万到180万美元一条的胜利轮,51年时就有过欧洲的船运公司,用80万美元的单价,一买就是21艘的记录。
十几年过去,随着50年代巴拿马运河最大可通行5.25万吨载重的原因。
3万吨、5万吨货轮的兴起,甚至7万吨都开始出现了。
从成本上来算,胜利轮确实已经面临着必然被淘汰的局面,但对于东南亚的船运公司来说,这种船还是很适合用在短途海运上。
4000万港币买25条胜利轮,等于一条船40万美元。
比起前几年包船王以70多万美元,从欧洲买的十几年船龄的1.35吨货船,还要低30万美元。
小摩根一听助理的汇报,差点就没忍住的骂出口。
但他只是和楚向前争论几句,就被楚向前一句,自己要是肯用1000万美元向镁国各大船坞采购胜利轮。
价格百分百可能比40万美元还要低。
当然,楚向前真这么做,货船检修、后续的质保、保险之类的问题会很麻烦,但这些事对小摩根来说,那就不叫事。
而且就和楚向前说的一样,小摩根自己知道,财团内部的船运、造船企业自己就有很多艘装备淘汰,或者已经闲置的货轮。
这其中数量最大的就是自由轮和胜利轮。
要是楚向前要自由轮,小摩根立马答应,可胜利轮虽然也要淘汰,但资本家心里,既然胜利轮是自由轮的升级版,那肯定得讨价还价。
但小摩根心里也明白,在这个集装箱开始兴起的时代,胜利轮和自由论确实跟不上时代发展了。
所以楚向前也没打算用即将到手的胜利轮,走远洋航线。
仅仅只是运输煤炭、粮食这种大宗商品的话,胜利轮则非常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