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一直在叫唤,烤海鱼已经吃腻了。
第二天一早,已经十八岁的小鲁王带着一排警卫陪同永乐和明月登上附近陆地,寻找曾经被张玉安置在这里的蒙古人,准备换点牛羊肉吃。
不到半天时间,永乐就在一处河流拐弯处找到了一百多个蒙古牧民的帐篷,让人用布匹、盐茶、香料等生活物资换了一头牛和二十头羊。
“尊贵的客人,请到我家里喝杯奶茶吧。”
蒙古牧民一旦放下战刀,往往又是另一副模样,像极了你最好的邻家大叔,极为热情好客,对陌生人也不例外。
永乐一行虽然荷枪实弹,却是恪守交易规则,秋毫无犯,迅速赢得牧民们的信任和好感。
牧民们纷纷邀请永乐一行到蒙古包里做客。
“各位族人,我叫扎尔达里,汉名明月,曾经是大元辽王的别吉,现在是新华帝国的皇后,这位就是与日月同辉的大明和新华帝国皇帝陛下。”
明月很快用蒙古语向大家介绍起来。
蒙古人一向崇拜威权,马上在毡帐外的草原上呼啦啦地跪下一大片。
有的用汉语喊着:“皇帝陛下万岁!娘娘千岁!”
也有的用蒙古语喊着:“天可汗万岁!可敦吉祥!”
一阵闲聊之后,永乐也大致了解了这里的情况,易信从辽东带过来的蒙古俘虏大约有六、七百人,以末代元主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地宝奴为首,主要安置在更南边的鲸鱼湾。
张玉从赫拉特整回来的蒙古俘虏,大约有三千人左右,被打散分开安置在六个地方,有老婆的都在放羊,没孩子的和个别喜欢炸刺儿的都安排在易洲西南角的天鹅湾附近矿山上采矿。
放羊的蒙古人无不感叹这真是天堂一样的地方,没有霜冻、没有严寒,一头母羊一年能下两次崽,也不用交税。官府唯一的要求,就是每人每年要认一百个汉字。
短短三年,他们的牛羊已经翻了好几倍,告别了吃老鼠的日子。
新华国每一到两个月都会有船只在沿海靠岸,送来大批物资。他们自己也可以骑马赶羊,往南边的鲸鱼湾附近的易城进行贸易。
大家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比以前在帖木儿帝国内漫天沙尘中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好多了。
他们甚至感谢睿亲王将他们从帖木儿帝国解救了出来。每年他们都会派出几个代表,回到战火纷飞的波斯和河中地区,陆陆续续地把那里的家人或乡亲们接到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