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宋彦清成婚。
宋母自然是希望村子里的人都看一看,她的儿子娶了一个好老婆。
她们老宋家有后了。
再加上,宋母总说自己的腿脚不好,她去城市里走动也不方便,也不习惯。
她就希望儿子能够在村子里好好的办一场婚礼。
江知月虽然有些不满,但在宋彦清的耐心解释下,她还是勉强同意了。
接着,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了分歧。
孩子七岁的时候,江知月想把孩子带到城里读一年级,接受更好的教育条件。
宋母却觉得没必要浪费那么多的钱,在哪里读书不都是一个样的吗?
这是她的亲孙子,她还能害了自己的孙子不成。
面对强势的婆婆,江知月只得退让一步,她同意将孩子交给婆婆带几个月。
但如果婆婆没有照顾好孩子,那么她就要把孩子带回城市去读书。
三个月后,江知月瞧见学校里那个满嘴粗话。
因为贪玩而不愿意写作业,哭着闹着要看电视的小孩,居然是自己的儿子时。
她彻底头疼了!
送过来的时候,儿子还是白白嫩嫩爱干净,懂礼貌的,现在却变成了这么霸道任性了。
江知月当即就办理了退学,她直接把儿子带了回去。
江知月的这一举动,也彻底惹火了宋母。
宋母觉得江知月这么做,就是打她的脸。
自此,婆媳关系彻底弄僵了。
宋彦清表面上支持江知月的举动,暗地里却觉得她小题大做,一点也不懂得尊敬长辈。
再加上宋母总是吐槽江知月,她还暗戳戳的拱火。
渐渐的,宋彦清对江知月的感情也越来越淡了。
他觉得江知月就是假清高,其实骨子里根本就看不起他的出身,看不起他农村人的身份。
宋彦清表面上对江知月一如既往的好,内心里已经悄然偏向他的母亲了。
宋彦清还恳求江知月,多包容他的母亲一点。
江知月虽然不是很喜欢婆婆的处事风格,但她还是一个非常明事理的人,不愿意丈夫夹在中间不好做人。
她买了很多礼品,主动去找宋母和解了。
宋母嘴上答应和解了,心底里确实看不起江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