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出头,这等苦楚定是要吃的。
至于是吃一次苦还是吃一辈子苦,全看个人才学与运气。
马车越靠近贡院就越动不了,四人下了马车后,让所雇的车夫将马车赶回去后,自行提着行李去了贡院门口。
此时的贡院已经按照不同郡排了长长的十几个队伍。
沈逾白等人排在安阳郡的最后,出乎意料的是,队伍里竟有几个举子朝沈逾白拱手。
到了时辰,龙门大开,搜捡入场。
与乡试相比,会试搜捡就很尊重考生了。
搜捡官们只需举子们脱下外衣外裤,再搜捡一番行李,确认并无夹带后就放行了,并不让考生感到被羞辱。
即便如此,考生们还是冻得厉害,待检查完便赶紧将衣服套上。
搜检结束,便由龙门入场,待验票后,沈逾白领了考卷便对号入场。
号舍与乡试号舍无异,进入其中,门便从外锁上。
沈逾白早已习惯,先将两块木板擦洗干净,寒风依旧能从门缝钻进来。
他往门口钉了块防风布,生起炉子,待号舍暖起来后方才开始看试卷。
第一题便是“不违农时”。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看到这题目,沈逾白便沉下心神。
乡试虽已开始考察考生的策问,着重点还在四书五经与诗赋。会试却对诗赋等不甚看重,而更重视策问、执政能力等。
一旦中了会试,便是贡生,而后续的殿试不会剥夺功名,也就是说,贡生最差也是庶进士,可直接委派官职,自是更看重执政能力。
此题要的必不是花团锦簇的文章,更需质朴。
思索至此,沈逾白便在草纸上落笔写下破题:王者尽心于民事,道建而业斯隆焉。
写完破题他并未停下,而是继续后面所写。
天气严寒,若再如秋闱一般遇上下雨,他定然熬不了多久,不如趁着第一日精神正好,多做些文章。
一篇写完,沈逾白将冻得有些僵的手放到小火炉边烤了会儿,也让自己休息片刻,边将写好的草纸放到一旁,再拿出第二题。
誊抄并不用费什么脑子,到后两日精神不好时再誊抄也就是了。
虽有小火炉,可那点温暖在严寒中实在过于微弱,便越发显出寒气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