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 第15章 报君黄金台上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报君黄金台上意(2 / 2)

“兄长,翻案有信心吗?”朱允炆郑重的问道

李景隆闻言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如实回应道,

“此事的隐秘在当时就是绝密,如今过去了这么久,再想从中查出证据,难如登天,且此事很可能会牵扯到太祖。”

朱允炆闻言眉头皱了起来,毕竟事太大,大到他作为帝王都不敢随意下定决心。

随后朱允炆转移了话题,

“兄长,你可知秦国从偏居一隅到定鼎华夏的过程?”

被这突然的话语弄的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这根本难不倒他李景隆,调整好状态后开始侃侃而谈,

经历过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李景隆对秦朝可太熟了,各种典故张口就来,李景隆的讲述方式更偏向后世的博主,通俗易懂,极为生动。

朱允炆听的两眼直冒星星,一直听黄子澄那些老学究讲课,除了生涩难懂的文言文就是一本正经的叙述史书,与李景隆的侃侃而谈一比较高下立判。

从秦穆公赠酒杀马贼,慧眼重用百里奚,一跃成为春秋五霸,

到秦献公被魏国压迫到濒临亡国,死前将破碎的秦国的交于秦孝公嬴渠梁,

再到秦孝公嬴渠梁重信商鞅举国托付于他,

留名青史的商鞅变法便应运而生,此法不止奠基了秦国称霸的根基底蕴,更是让后代王朝都在沿用商君留下的诸多律法,由此可见商君之才何等惊世。

对于商鞅,李景隆亦是由衷敬佩,许多被后世赞颂的话语,他毫不吝啬的讲述给朱允炆听。

尤其是最后李景隆的一句“商鞅乃华夏千年不出之大才”更是让让朱允炆向往不已。

就在李景隆要继续讲秦国后代君王时,朱允炆抬手打断了他的话,严肃说道

“商鞅之才经天纬地,也是因秦孝公愿举国托付于他,才让他能一展才华!”

“历朝历代可挽天倾之能臣不是没有,以宋朝为例,若是赵构愿效仿秦孝公举全国之力支持岳鹏举北伐,他君臣二人未尝不能如秦孝公,商鞅那般流芳百世!”

岳鹏举是大英雄,也已流芳百世,在后世仍被许多人传颂其功绩,惋惜其悲壮!

但完颜构也配和秦孝公相提并论?拿一只狗和老虎比较?这只狗能让老虎吃饱么?

念头至此,李景隆胸中郁闷正欲开口却再次被朱允炆抬手打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