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是能掌握一定的资金,但私募的资金并不能等同于是我的钱。
做得好了也只能从中抽成一部分,做得坏了却要承担责任。
这种情况,干嘛要那么激进啊,我要操盘的话肯定得选择比较稳妥且回报率高的项目。
而且,正常来说,一笔私募营收基本也就8%~15%之间的。
能够有希望做到15%已经是相当ok了好不好?”
林枫听了这话,好奇道:“如果不是这样一味追求稳妥呢,那可以怎么做?”
李思雨微微一愣:“你的意思是要以小搏大吗?那还不简单,加杠杆就完事了。”
“杠杆?能撬动多少呢?”林枫好奇道。
李思雨解释道:“能撬动多少那要看你金融工具和杠杆结构了。
要是纯粹的股票市场,按照现在m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的保证金50%比例。
投资者可以用1美元的自有资金借1美元的杠杆,总计撬动2美元的资金。
这是基础的杠杆比例。
而如果搞对冲基金通过复杂的结构化融资和衍生品交易,通常能够达到 2倍到10倍的杠杆。
而回购市场呢,允许投资者通过短期借贷反复利用债券作为抵押品。
杠杆倍数通常在10倍到20倍之间。
要是在衍生品市场,杠杆比例那就更高了。
以期货交易为例,投资者通常只需支付 2%-10% 的保证金即可控制合约的全额价值。
也就是说1美元甚至能撬动10~50倍的资金。
怎么,林大老板,你有想法搞一波大的吗?”
林枫继续问道:“你倒是说说怎么搞波大的?”
李思雨显然骨子里是很有冒险基因的,听到林枫这么说,当即说道:“简单啊,你要是有勇气搞波大的,完全可以期指上杠杆……”
李思雨描述的倒是很热血沸腾。
什么1亿资金撬动20个亿啊之类的。
听着李思雨一番描述,林枫感觉无语。
因为在林枫看来,李思雨描述的骚操作只是把原本的高风险低回报的操作。
换成了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操作。
风险始终是比较高的。
有一说一,这种高风险跟林枫的理念是相悖的。
林枫追求的是低风险高回报。
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好的。
因此虽然李思雨描述的兴致盎然。
而且听起来很有操作性。
不过林枫还是感觉就那样。
兴趣寡淡归兴趣寡淡。
但有些事没兴趣该做也是得做。
尤其是林枫想到以后他的路线也涉及到利用人工智能炒概念在股市圈钱。
在这种情况下,林枫感觉还是有必要提前涉猎一下IT科技圈的股市的。
至少要了解一下m股什么情况。
不可能连股市规律都一点不了解。
就妄谈在股市割韭菜圈钱吧。
在进一步了解,确定了“做多”的时候即便遇到的情况再糟糕。
也不用像“做空”那般可能承担无限风险。
林枫打算也掺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