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向马家的土路出来,拐上官道,往西边走上半里地,就到了渠黎镇的街上。
官道从镇子中间穿过,把镇子一分为二,沿着官道两旁,车马店、食肆、酒铺、布庄、铁匠铺、杂货铺等等,十几二十间铺面一字排开。得益于官道上来来往往的旅人,每个铺面的买卖都还算红火。
晌午时分,食肆、酒铺里的人也多了起来。
会在这里停下歇一会儿,大抵是有几个钱傍身的旅人,普通人都是怀里揣着干粮,匆匆赶路。
许山海打头走在前面,路过每一家铺面,他都放慢脚步,仔细的观察铺面,以及铺面里的人。眼前的一切,对于他来说,充满了新鲜感。
身后,沈南秋、金枝低着头跟着他,但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两个小姑娘时不时的抬头,偷偷瞄上几眼。
时下的风气,普通人家的女子,基本上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别提抛头露面,招摇过市,逼不得已要随家人出趟远门,也会雇一辆马车。
许山海肤色白皙,一副读书人的气质,走在街上,本就招人侧目,况且,身后还跟着两个女子,一路走一路看。
饶是镇上人,见惯了官道上的人来人往,看到许山海一行三人,也好奇他们的身份,要么是远远的交头接耳,要么是在身后指指点点。
路过酒铺,站在门口的伙计,看到许山海一脸好奇的看向铺中的酒客,还热情的招呼着,想把他迎进去。
一路走过,看了车马店门口的系马桩,还有来不及清理掉的一滩滩马粪。
看了食肆中就着稀粥、咸菜啃干粮的旅人。
看了打铁铺里,光着膀子挥舞着铁锤的师徒。
直到在杂货铺里转了一圈出来,许山海依旧没买到想要的笔墨纸砚。
而此时,酒铺中,酒客们依旧还在小声议论着,刚才路过的许山海三人。
“那位公子恁是不小心,随从都不带,领着两个丫鬟就出来闲逛。”坐在靠近门口的一个中年人,对着身旁的同伴说道。
“老哥,你看走眼了吧?哪来的两个丫鬟?后面那个是丫鬟,但是,走中间的那个小娘子,可不像是丫鬟。”同伴压低了声音。
“中间那个不是丫鬟?你看她穿的衣裳,又短又小,还不如后面那个。”中年人出言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