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协约国还希望通过索姆河战役,向德国展示其强大的军事联盟力量。英法联军的协同作战不仅是军事上的合作,更是政治上的一种姿态,向德国表明协约国团结一致,有能力战胜同盟国。同时,协约国也希望通过这场战役的胜利,缓解国内民众对战争的担忧和不满,增强民众对战争胜利的信心。
(二)同盟国战略
德军在索姆河地区的战略是以坚固的防御挫败协约国的进攻企图。德军深知索姆河防线的重要性,一旦防线被突破,将对整个西线战场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德军在战前进行了精心的防御准备。
德军构建了多层防御体系,这是一个高度复杂且具有很强防御能力的系统。前沿阵地由密集的铁丝网和深达数米的战壕组成,战壕内配备了大量的机枪和轻型火炮。这些机枪和火炮经过精心布置,可以形成交叉火力,对进攻的协约国步兵造成巨大杀伤。在前沿阵地后方,德军设置了二线阵地和预备阵地,这些阵地同样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充足的火力配置。地下掩体则是德军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深度足够,而且内部设施完备,有储存粮食、弹药的仓库,还有医疗设施,可以保证德军士兵在长期的防御作战中有足够的生存和作战能力。
的战略是在前沿阵地消耗协约国军队的有生力量,利用协约国炮火准备和步兵冲锋之间的间隙,迅速将部队从掩体中转移到战壕中,准备迎击协约国步兵。当协约国步兵冲锋时,德军利用机枪、火炮等火力进行顽强抵抗,尽可能地杀伤协约国士兵。同时,德军在后方部署了预备队,这些预备队由经验丰富的部队组成,根据战场形势,适时进行反击。德军希望通过这种弹性防御战术,在协约国军队突破防线后,迅速进行反击,填补防线漏洞或对突破防线的协约国部队进行包围歼灭,从而守住索姆河防线。
三、双方兵力
(一)协约国
英法联军为索姆河战役投入了约 79 个师的庞大兵力,总兵力约 150 万人。其中,英国军队占据了重要部分,包括英国的本土部队和来自自治领(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的部队。这些英国部队在战前经过了严格的训练,装备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英国本土部队是其军事力量的核心,他们具有丰富的军事传统和作战经验,士兵们对国家和君主有着高度的忠诚,战斗意志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