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军:初期的强大阵容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在战役初期可谓兵强马壮,编有两个集团军,共 29 个师。其中,包含了 6 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这些机械化部队装备精良、机动性强,是德军进攻的矛头。北方集团军群的总兵力约达 60 万人,犹如一股汹涌的钢铁洪流,席卷而来。此外,德军第 1 航空队的 760 架飞机在空中为其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这些飞机在空袭苏军阵地、摧毁苏军防御设施以及切断苏军补给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芬兰集团军群同样不容小觑,编有芬兰两个集团军以及德国 1 个师,总计 15 个师余 3 个旅,约 23 万人。芬兰军队熟悉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与德军协同作战,从北部对列宁格勒形成威胁。而且,芬兰空军和德军第 5 航空队共 547 架飞机也为其作战行动提供了有力的空中保障,使得德军在兵力和空中力量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二)苏军:以少抗多的顽强坚守
苏军在列宁格勒战役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们毫不退缩。先后参战的主要部队有北方面军等多个方面军,共计 39 个师余 2 个旅,海陆空总兵力 51.7 万人。与德军相比,苏军在兵力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在列宁格勒筑起了一道血肉长城。在战役过程中,大量苏联民兵也纷纷加入战斗,他们虽然缺乏正规的军事训练,但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城市。到了 1944 年苏军反攻阶段,形势发生了逆转。苏军集结了更为庞大的兵力,参战兵力达 125 万余人,另有游击兵团 3.5 万人。这些兵力在多个方向上对德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形成了强大的反攻浪潮,最终成功突破德军的防线,扭转了战局。
三、武器装备:钢铁与火力的对决
(一)德军:先进装备的集中展示
- 坦克家族的强大阵容:德军在列宁格勒战役中投入了多种型号的坦克,每一种都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三号坦克,重量约 20 吨,其装备的一门 50 毫米口径火炮在战场上具有一定的杀伤力,能够有效对付苏军的轻型装甲目标和步兵阵地。四号坦克则是德军的主力坦克之一,重约 25 吨,早期主要武器为一门短 75 炮,这种火炮在近距离的火力支援和对敌方工事的摧毁方面表现出色。随着战争的推进,四号坦克升级为 kwk40 75 毫米坦克炮,其穿甲能力和射击精度得到了显着提升,成为了战场上令苏军胆寒的利器。虎式坦克更是德军的重型装甲王牌,重达 57 吨,它所装备的一门 88 毫米口径火炮具有超强的穿甲能力,能够在远距离轻松击穿苏军的 T-34 等坦克的装甲,其厚重的装甲也使其在战场上具备了极高的生存能力。豹式坦克同样表现卓越,重约 45 吨,装备一门 75 毫米长管火炮,该火炮的射速和精度都相当出色,豹式坦克在机动性和火力的平衡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