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1021章 幕起幕落(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1章 幕起幕落(6)(2 / 2)

“不就是遇到些麻烦与磕绊嘛。”

朱由校见状,笑着看向众人道:“朕当初就对诸卿讲过,烧开水这件事,可别觉得是件容易的事。”

“虽说都是在锅里烧吧,但这个锅跟锅是不一样的。”

“在大明之前,谁都没有尝试过这种事,朕是讲了一些思路,但朕讲的,也只能当做是借鉴罢了。”

“具体要怎样做,还需要诸卿一点点去探索。”

“关于这件事,要有股子决心与狠劲才行,五年不成,那就十年,只要能鼓捣出来,叫它真正定型量产,那不管投入再多金银,这都是值得的。”

宋应星、王徵他们听到这话,无不露出复杂的表情。

特别是王徵,尽管他先前有些奇思妙想,但是吧,将那台扩大的装置,给一点点的敲定下来,这中间面临的困惑,实在是太多了。

“朕这次召诸卿来,不是为了这件事。”

看着表情各异的诸臣,朱由校撩袍道:“军备清吏司呈递的奏疏,朕都看了,洪熙式火枪几款都定型了,朕想问问诸卿,要将对应产线尽快在北直隶、辽东、山东等地扩建起来,这需要多少钱?”

蒸汽机这件事,朱由校虽然也急吧,但他也同样清楚,这不是朝夕间就能搞出来的,毕竟这玩意儿对大明而言,还是很陌生的领域。

不像火器火炮这一领域,大明在此之前是有很多,只是就因为种类太多了,加之顽固思想的影响,才导致这一领域几乎陷入到停滞状态。

就以火枪为例。

洪武式这一款是明确了燧发,以撞击式为主,将种类繁多的火枪规范化,将尺寸明确化,除了给火枪定型以外,更多是为了将新标准定下来。

永乐式是在此基础上,完全把膛线技术吃透了,把精确度提升上来,把射程提升起来,把对应材料技术拔高,把火药技术进一步完善,并且做到真正的燧发。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洪熙式就更不简单了,过去高昂的底火技术,被军备清吏司研究透了,米尼弹这一技术实现了量产,火枪从此由前膛改为后膛。

就因为洪熙式火枪的突破,使得火炮这边也取得不小成果,如膛线技术,如炮表技术等等,而最让朱由校感到惊喜的,是军备清吏司针对后膛炮的研究,已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