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刘文昌一家人历经风雨,终于返回了诸暨汤家村。然而此时的汤家村已非昔日模样,已然成为了金桃弟弟金龙的商业核心地带。原本宽敞辽阔的大庄园,如今在络绎不绝的商客往来之下,竟也显得局促而拥挤不堪。
再者,金桃因久离商界多年,对于那些生意场上的勾心斗角早已心生厌倦,实无再度涉足之意。如此一来,在此居住一段时日后,夫妻俩愈发觉得此处已不复往昔之宁静祥和,遂萌生出寻觅一处清幽僻静之所,建造一座专属自家的庄园,以期过上几日悠然自得、恬静安逸的田园生活。
恰在此时,一位来自台州天台的行商凑巧正在汤家村洽谈商务事宜。机缘巧合之下,这位商人无意间听闻了刘文昌夫妇欲寻新居所之事,当即热情地告知他们:“天台之地,山明水秀,民风尚且淳朴,实乃宜居之胜地啊!”
刘文昌闻听此言,心中顿生浓厚兴趣。于是乎,他迫不及待地翻阅起众多有关天台的典籍资料来,尤其是那些历代名人雅士对天台美景的赞誉与讴歌之辞,更是令他心驰神往,仿佛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已在眼前徐徐展开。
按捺不住内心激动之情的刘文昌赶忙与爱妻金桃商议道:“不如咱们夫妻二人先行前往那天台山中一探究竟如何?”金桃见丈夫满心欢喜,叹气道:“睿泽倒是可以跟着我们游玩了,小桃红年龄太小,带着她游玩多有不便,不如夫君自己先去看看,如果有合适的地方,就买下来,咱就到哪里定居。”因为金桃不能同往,刘文昌一个人也赖得出去,就这样不了了之。
且说那皇帝心中始终挂念着刘文昌这号人物。时光匆匆流逝,金国那头竟再也无人提及刘文昌之事。如此一来,皇帝便动起了重新启用刘文昌的心思。只是究竟该给他安排一个怎样的职位才最为妥当呢?皇帝对此尚未思虑周全。
恰在此时,台州知州一职恰好空缺出来。皇帝寻思着,暂且先将刘文昌补到此位吧,总不能让他这般赋闲在家,待到日后寻得合适时机,再另行提拔晋升便是。主意既定,皇帝即刻降下一道圣旨,命刘文昌出任台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