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刷视频:震惊古人> 第239章 匈奴国父秦始皇(刘彻:赢公,我们是亲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匈奴国父秦始皇(刘彻:赢公,我们是亲戚。)(2 / 2)

同理,始皇是匈奴国父的逻辑:正是秦汉帝国的大一统才会倒逼北方游牧民族形成规模庞大的游牧帝国,游牧人才能从中原获得必要的生存资源。

《史记》记载的第一位匈奴单于是头曼单于,他和秦始皇处于同一个时代。

在头曼单于之前,匈奴或许还有更早的首领,但他们的权力都不能和后来的单于相比,

中国北方第一个草原帝国的诞生时间和第一个中原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基本同期,这显然不是巧合。

在历史学界关于游牧政体和定居民族的关联早已经是成熟的理论。

中、美、俄,过去一百年内最杰出的游牧史专家们很早就提出并且完善了今天视频所要讲的东西。

这个视频只不过是食学者们的牙慧做一点科普。

在大众印象当中历史上的游牧民族总是被视为永恒的敌人,甚至遭受着非人化的想象。

总是戴着一副狰狞的面具,露着两颗吓人的獠牙。

但历史告诉我们:游牧者和定居者的关系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如视频标题一样,秦始皇也可以是匈奴国父。

在讲述秦汉帝国与匈奴帝国的爱恨纠葛之前,需要先破除一些古老的谣言。

十九世纪的许多历史学家,包括现在很多人依然认为:游牧是一种原始野蛮的社会形态,游牧社会出现在农耕文明之前,并最终向后者演化。

但二十世纪的考古学和历史学成果已经推翻了这种观点。

事实上:游牧社会的诞生不仅晚于农耕社会,并且专化游牧是一种十分精细、对知识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的生产生活方式。

凭借游牧,人类可以在资源极其稀薄的土地上生存,最大程度的高效利用稀缺的植被和水源。

以巴菲尔德为代表的游牧史专家认为:欧亚大陆游牧经济的初步形成与公元前2000年到前1000年的气候干冷变化有关。

人们为了对抗气候变迁,利用已经越来越稀薄的资源,开始扩大畜牧的规模以及放牧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游牧经济出现并不代表游牧社会形成,这一时期人们依然以农耕为基础,操持多种生计。

直到公元前一千年,随着马成为坐骑,人类活动能力大幅度增强,高度依赖游牧经济的社会形态方才成为可能。

但是游牧化进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完成的。

公元前八世纪灭亡西周的犬戎,以及同时期横行于华北的白狄、山戎,全都不是正统意义上的游牧民族,而是半耕半牧的部落。

直到中原进入战国时期,匈奴、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才确定形成。

无独有偶,欧亚大陆西部的早期游牧民族,例如斯基泰人、辛梅里安人、萨尔马提亚人也都形成,并且活跃于公元前八世纪到前三世纪时间段。

充分说明了欧亚大草原上技术和文化传播的一致性。

历史学家强调:游牧社会形成并不意味着人们放弃了其他的经济形态,粗放种植、林木采伐、金属冶炼等产业都是游牧经济的重要补充形式,任何一个游牧社会都离不开这些产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