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赵君德一点立功机会都没了,老老实实地在贝州待着。
所以,赵君德来长安,先找的就是李密曾经的手下,程咬金,魏征等人。
后来去找那些大臣,原本以为温大雅是出了名的好说话,能在他这里找份好差事。
但人温大雅自己都没活干,去哪里给你找。
贞观二年,七月初一,朝会。
司殿太监高喊: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个个的摇头表示,自己没有能在朝会说的事情
“臣,有本启奏!”
鸿胪寺卿唐俭,站了出来。
“准!”
李世民威严的声音响起。
得了李世民的允许,唐俭咽了咽口水,这才说:
“起奏陛下,如今已七月,您看今年给突厥的上贡......”
唐俭其实早就该说这件事了,但却到了七月初一才说,就是唐俭思考再三才决定说。
而向突厥上贡这事,并不是因为渭水之盟,因为当时是结盟,而不是称臣纳贡。
这个上贡,是李渊决定的。
在隋末乱世,当时隋朝遍地都是农民起义军,李渊看准机会,准备起义打入关中。
但问题也有,就是一旦自己打入关中,就相当于宣告隋朝的灭亡。
隋朝一旦没了,那么东突厥就会趁机南下劫掠。
而且刚刚起兵的李渊只有两三万人,根本没办法和窦建德,王世充,李密这样的人在北方争夺。
甚至可以说,最初的李渊是实力最最弱小的一方势力。
李渊当时所在的太原,包括后来的长安,周边全是敌人。
北面有刘武周,宋金刚,梁师都,李轨。
东面有王世充,李密。
西面有薛举。
南面有萧铣,山南道诸多吐蕃联合。
被夹在中间的李渊,不仅趁着这些人和隋朝军队作战之际,拿下了长安,还霸占了肥沃的关中。
犹如孩童抱着黄金,一边大喊自己抱着黄金,一边往人多的地方挤。
为了自保,李渊只好向东突厥称臣纳贡。
这也是为什么东突厥明明为了搞乱隋朝,一边扶持很多起义军势力,一边坐视唐朝从小唐成长到大唐的原因。
突厥当初在李世民登基之前南下,李世民在渭水河前问颉利可汗为什么打大唐。
颉利可汗当时都说,自己是听说了自己的附属国家内乱,带兵来平息内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