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不怪马师傅没见过,因为这三种羽毛纹的刀,在后世都被认为是最复杂的纹路。
因为想要锻造出来这样的刀,就必须不断地堆叠,然后放入火中烧红,不断地捶打。
接着再切割成几段,再接着堆叠,再烧红,再捶打,再切割。
从最初的几层钢,一直这样反复来,直到能堆叠出几百层的纹路。
羽毛纹的纹路,就是堆叠的钢片之间的缝隙,经过热接后,形成的纹路。
这样的刀,里面的碳、铁、铜等等都是很平均,不仅不容易断,而且还很难弯曲。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还不是最难的,最难得是,最后一个步骤,热切割。
在堆叠几百层的钢,要在还是烧红的状态下从中间切割。
在如今的大唐,只有李恪的蒸汽厂能做到。
因为李恪已经实现了利用链条和齿轮,把蒸汽动力传导到机器上,辅助铁匠锻刀。
别的铁匠还在拿着锯子来回拉的时候,李恪的厂房里,已经实现了机械旋转切割。
在别的铁匠还在拿着锤子不停地敲,李恪的厂房里,已经实现了机械锤压。
李恪和马师傅就一边弄,一边讲怎么来。
要不说这样的刀最复杂,仅仅只是叠个三百层,就需要十人同时进行,不然一天根本做不出来。
如果只是一把匕首,可能不需要这么多人,在机械的辅助下,一个人一天就完成了。
但李恪要的是把长刀,就不是一把匕首能比的工作量。
在打造完毕后,马师傅还用一种名叫“苏木”的果实汁液染黑了刀身。
当那黑色的汁液均匀地渗透进刀身,原本就透着冷冽金属光泽的唐横刀,此刻仿佛被赋予了一种神秘深邃的气质。
那三百层堆叠而成的羽毛纹路,在黑色的映衬下愈发明显。
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神秘星云,每一道纹路都像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杰作,诉说着这把刀背后所经历的千锤百炼。
刀身的黑色并非单调的漆黑,而是在光线的折射下,隐隐泛出一层幽冷的蓝光,仿佛是从深渊中散发出来的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李恪握住刀柄,便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质感,那是工艺沉淀的重量。
刀柄被工匠精心缠绕上一种布条,不仅手感舒适,更增添了几分古朴与威严。
轻轻抽出刀身,伴随着一声清脆的 “噌” 响,刀刃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
李恪随行的锦衣卫们,都是李世民特地安插的老兵,光是听刃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就知道这把刀能在大唐排第一。
锋利的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芒,仿佛能轻易割裂世间万物。
细看刀刃,那细腻的锯齿状边缘,是机械锤压与人工打磨完美结合的成果,每一个锯齿都均匀而锋利,这使得这把唐横刀在劈砍时拥有着无与伦比的破坏力。
将刀挥舞起来,只见黑色刀身与银色羽毛纹路相互交织,形成一道道光影,刀风呼呼作响,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所搅动。
马师傅看着眼前这把凝聚了无数心血的黑色羽毛纹唐横刀,眼中满是震撼与敬佩。
而李恪则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这把刀,不仅是现在大唐工艺的巅峰之作。
更是天下第一把羽毛纹刀。
李恪在心里想,不知道后世看到这把刀,会不会怀疑自己是穿越者。
李恪拿着这把刀出了厂区,直奔尉迟敬德家。
而尉迟敬德回家后,在得知了前因后果,还在那里庆幸。
“看在你没把这刀给蜀王的份上,我就不揍你了!”
尉迟宝琳委屈的低下头:
“明明我给你保住了刀,你怎么说的好像是我的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