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个大理寺卿,不愧是门阀培养出来的精英,深谙政治斗争的那一套。
甚至在刑部尚书站出来,保卫自己的权力时,还在心里嘲讽刑部尚书是笨蛋。
有你这么摆到明面上来,和宗正寺争办案权的吗?
说话是有技巧的,先肯定对方的话,让对方在心里接受你的话。
然后再在后半句加个“但!”,就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仅能否掉对方的想法,还更能让对方接受你的想法。
这才是政治斗争的正规流程,不是以上是就明刀明枪的对着干。
大理寺卿的想法,是在原本的三司推事,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家,再加上宗正寺。
这样权力还是大家共有的,功劳也是大家的。
这件事结束后,自己衙门也保留下这个权力。
但李世民多精,你跟我玩这个脑筋啊?老子是天神下凡!连太上皇和前太子都被我斗倒了,你算哪根葱?
李世民不咸不淡的说:
“不用了,此事涉及宗亲,让宗正寺主导就可以了,而且也不合适把事情闹大,以免坏了宗室声誉。”
李世民这话,看似很正当,但后半句就是屁话。
如今在场的朝臣都知道了这件事,还不会闹大?他们出了这个显德殿就会到处去说。
主要还是前半句,我不认可你的想法。
后半句就是嘲讽的意思,不把事情“闹大”,就是相当于说,朕看出了你的私心。
但大理寺卿脸不红心不跳,这是玩政治的基本修养。
“那涉及的地域太大了,也需要不少人帮忙调查。”
“这个朕也想到了,所以给宗正寺增添了人手。”
说的就是给宗正寺新添一卫的事情。
李承乾不得不服父皇,早就想好了对策,早早的堵住了大理寺卿的路。
这就是政治高手,和武学大师一样,出招之前,肯定会提前想好对方怎么接招,然后再留一手准备,提防你的出招。
围棋也是这样,走一步看十步。
大理寺卿不甘心,接着说:
“蜀王殿下毕竟是长安在长安,对交州不熟悉,还是需要熟悉当地的官员帮忙吧?”
“这也没关系,宗正卿曾经是扬州大都督,统管南方军事。
遂安郡王又是交州都督,正好当初也是他的管辖范围,肯定了解情况。”
大都督和都督的区别,就在于“大”字。
如果只是扬州都督,那就只是管扬州的军事。
但扬州大都督就不一样了,那就是说,本部设在扬州,统领周围全部的军事。
都督这个职位,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制度。
但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发扬光大,周瑜大都督更是代表人物,统管吴国全部军队。
随后的朝代,也延续这个制度,这才出现了李孝恭成为扬州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