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天下大旱蝗虫四起民不聊生,卖儿卖女者每每皆是。
易子而食者随处可见。
西域诸国也受到不小影响。
但天山城依然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如今的天山城在李福的治理下不仅面积扩大了三倍。
还筑起了一道10米高的城墙。
天灾一来自然也有大批的西域难民涌到了此地。
最开始来了几百人,李福也没在意。
凭着堆积如山的粮,来一个收一个,而且还以天山派的名义施粥。
可当城中的难民达到3000之巨时,李福坐不住了。
储备粮再多,也不够让这些难民吃的。
而且赈灾是官府的事情。
他天山派凭啥养着这些难民。
李福本想以城主府的名义给官府写信,让上面派人赈灾。
但书信写好后又纠结了。
这处地属于三不管地带。
这赈灾的折子是送到大辽,还是送吐蕃,或者送高昌国?
大宋那边自己的一个徒弟已回去送信,但基本也没什么希望。
李福想到李秋水那三个女徒弟似乎都有些地位。
于是每人写一封信过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半个月后,李福见城中的灾民越来越多。
便将手头上事务放下,向风无羡禀报。
风无羡也难。
想开仓放粮吧,巫行云与李秋水不同意。
一致认为地盘是灵鹫宫的,但灾民是外地过来的。
饿死了是官府的事。
凭啥吃她们的粮食。
风无羡见李福四位高层都没有放粮的意思,便下山看看情况再说。
带着灵鹫宫一干高层来到了天山城,也是大为吃惊。
心想这李福有本事啊!
过往街道被规划的井井有条,主路不仅整洁干净还铺设上石料地砖。
而两侧的商铺,一律是高低相同的三层建筑。
别的不说,仅凭城市规划这一块绝对是个人才。
而当初的天山商会驻地,已经被李福改建成了城主府。
周边还搞了一条3米多宽护城河。
河畔种了许多鲜花绿植,此时有不少难民围在河边吃草喝水充饥。
风无羡瞅了一眼大部分都是宋人。
心里也有了打算。
回到城主府一脸赞许的看向李福:
“城市规划的不错,不是说大旱缺水吗?我怎么没看出来呢?”
李福一脸恭敬的回答:
“如今城中7口水井已经枯竭了6口,唯独咱们这口井有水,而且完全能供应给全城人使用,城市规划乃是我一位宋人徒弟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