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会议室里回荡。
“低温装配,就是将零件冷却到零下二十摄氏度,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缩小零件尺寸,从而更容易地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随着温度回升,零件恢复到正常尺寸,就能达到更紧密的配合,消除装配间隙带来的误差。”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将他们或疑惑或沉思的表情尽收眼底。
“这种方法不仅能解决装配间隙问题,还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因为紧密的配合能减少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他接着解释道:“我知道各位专家可能有所顾虑,毕竟低温环境的制造和维持需要一定的成本。
但我已经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选择的零下二十度,并非极低温,以目前的制冷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成本也在可控范围内。相较于它带来的性能提升和使用寿命延长,这笔投入是值得的。”
何雨柱从系统中得知,这种在21世纪普遍的装配方式,在这个时代却鲜为人知,主要是因为制冷技术的局限。
但他巧妙地避开了极低温,选择了更容易实现的零下二十度,既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又符合现实条件。
领导听完何雨柱的解释,陷入了沉思。
这个方案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所需的投资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投向在座的专家教授。
“各位专家,你们怎么看?”
专家们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
一位头发花白的教授推了推眼镜,缓缓说道:“何工的这个方案确实很有创新性,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杨开志厂长和安宁总工程师也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都有些忐忑。
这次研讨会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厂里的未来发展。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燕京大学赵刚教授突然开口了:“我有一个问题……”
他锐利的目光直视着何雨柱,“你设计的合金材料,精度要求很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