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过得很热闹,起码青县很热闹,大家都在忙着赚钱,每天就激情满满。
祭月的生活除了给许队长找些各方面的能人,没什么其他波澜,和纪北宁恩恩爱爱,亲亲密密。
1972年到1974年,波动挺大,不过这在青县没什么特别的,大家还在争那一点点赚钱机会,毕竟来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现在争的就是一个准确度和速度。
各地的革委会都受到了影响,甚至已经在一点点的退出历史舞台,新的政策登上了这个舞台。
青县在民众的选举下,徐胜任职县长,和革委会主任的权利没什么不同,最多有了一个许队长监督,但认识了几年了,没什么生疏感。
青县也有了自己的大厂,一个服装厂,设计,制作,售卖,其中最主要的人才都是祭月帮许队长找人的时候发现的,放着也是放着,还是用来创收吧。
青县一片繁荣昌盛的模样,民众的满意度都在脸上表现着。
哦,对了,莫辉被接走了,看对他的重视度,回去后职位肯定不低。
1975年,国内都平静了下来,各种制度已经颁布实施完成,青县的外快也几乎赚不了了,没人了。
对此,青县民众甚是遗憾。
而最受关注的是,上面要恢复高考的消息,让所有耳闻的人都议论纷纷,思绪杂乱。
1975年九月,正式下达恢复高考的消息,一个月后,开启考试。
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不论是知青,工人,还是学生,都沸腾了。
一本学习资料变得一价难求,为此,青县特意分了一块区域给要高考的人,里面有高考的学习资料,每个人都能看,借阅,归还时不能损坏。
后来,书籍一点点填充,慢慢的,这里就成了青县最大的公益性图书馆,走出去了的人也记得给这里添上几本。
里面的学习资料还是祭月偶尔收的,本来是给纪北宁和纪北玥准备的,谁知道恢复早了两年,还收多了,就分出去了。
卖的话,她钱够了,没必要,更何况还能给纪北宁攒点功德养魂。
最后,青县考上大学的人数几乎是大城市考上的人数的一半还多,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这里地方小,人口总数还没大城市的三分之一。
因为这,青县备受瞩目,一个又一个的记者来到这里,让青县的民众们骄傲又开心,精神面貌都更神气了。
纪北宁也是参加高考的一员,还很厉害的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被京都大学抢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