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让小东子将洛玉书扶起,而后一脸慈爱地道:“哀家知道你这孩子淳善至孝,心里念及父母抚育之恩,不愿因自己获封郡主而令他们向你行叩礼,竟毅然推拒了郡主的尊荣,此等孝心实在难得。”
洪乐帝也颔首道:“是啊,洛玉书孝心可感天地,朕也不好再勉强,自当成全她。”
“这有何勉强的。”太后说:“能教养出如此良善乖巧的女儿,想来洛大人也当得孝悌为本,仁善传家的典范了。”
“这样笃厚的家风,应当让全大齐为之效仿。”苏太后声音又提高了些,“如今泰康侯的爵位悬空,本就该由洛大人承袭,不如就晋封为文国公,也好为天下百姓做个表率,皇上意下如何?”
苏太后将话都说尽,他还能说不吗?自然是不能,否则他便是个昏聩君王。
可今日太后多次提及仁厚孝悌,洪乐帝只觉颇为蹊跷。
此时的洪乐帝面色已极为难看。
他嘴角紧抿,拢在袖中的手已紧握成拳,额间的青筋隐隐暴露出他压抑着即将外泄的怒火。
“怎么,难道皇上不同意?”太后见状不满问道。
他紧了紧袖中握成的拳,少顷,慢慢松开,面上挤出一丝笑意,“太后所言甚为合理,朕也正有此意。”
洪乐帝说:“今日时辰已不早,太后还是先回宫休息,朕明日便让李福庆去洛家宣旨。”
洛玉书就此以一招以退为进,成功化解危机,令洪乐帝暂且无法拿捏洛如年。
堂堂一国之君,又如何能随意针对洛如年。
毕竟仁厚忠孝的文国公可是他亲封的,是大齐人人效仿的对象,不会,也不能在洛如年身上有何污点,否则就是他这个皇帝有眼无珠。
这对于骄傲的洪乐帝而言,是万不会承认的。
张华的脸色也垮了下来。
他真不知是洛玉书运气太好,还是他时运不济,心里的如意盘再次落空。
为今之计还是先同蒙易里应外合地解决掉周云深,至于其他事。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