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将军原本想从后夹击乌桓的主力军,但是在半路上得知乌桓主力已经战败,害怕阳乐县有失,就率军返回了阳乐县镇守,恭迎史侯的到来。”
一旁的蹋顿听说阳乐县已经丢失,自己的叔父乌桓单于丘力居投降,支撑自己的那口气终于泄了,失落的坐在地上。
…………
蹋顿等人被带下去后,暂时交由赵云率领军队看管,而高宠则带领麾下部队开始打扫战场并警戒四周,田畴则带人开始救治伤员,所有人几乎都开始忙活起来。
岳飞见到众人离开后,不禁向刘辩问道:“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反复无常,历朝历代在衰弱之后,都会受到他们的反噬荼毒。
强汉、盛唐亦如此,更何况他们肆虐中原大地在两晋南北朝达到巅峰。
史侯如今准备如何处置乌桓士兵以及他们治下的百姓?”
“游牧民族反复无常是因为自古以来,华夏的执政者们都没有将他们当成自己的子民,没有将游牧民族的百姓同化为自己治下的百姓。
要想同化异族百姓成为我大汉的子民,首先需要给予他们更好的生活环境,然后从语言、文化上入手。
让他们学习汉族的语言与文化,有才学者,甚至可以入朝为官。
他们乌桓一族,祖上是滦河中上游及其东北部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被先秦时代的《逸周书》称之为东胡。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通古斯语。
近年来,随着乌桓族的南迁,他们与大汉王朝多有交集,乌桓的贵族阶层以及经常与汉族百姓来往的普通乌桓子民才渐渐开始学会了大汉的语言。
但是大多数乌桓的百姓仍然只会自己的通古斯语。
所以乌桓一族向我们投降后,他们的士卒我们将其打散后,编入各个队伍之中,必须做到和大汉士兵一视同仁。如果有人挑起双方的民族矛盾,必须军法处置。
而这些将士的家属,全部迁往蓟县以及蓟县周边的各县城,给他们安排一些适合的工作,这样由于他们的家人皆在我们掌控之中,也不怕将来我们领兵出征时,他们不听将令,公然作乱。
至于普通百姓,我们会内迁一部分到其他各郡,然后再从其他各郡招揽一些愿意前往辽西郡开荒的百姓。
这些自愿的百姓可以给予高额的奖励与优待,免除三年的赋税和徭役,表现优异者,甚至可以破格提拔,入朝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