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她拿起手机,给李永权发了条信息。
“你说可以找到威胁林大志的把柄,事情做得怎么样了?”
信息发出去之后,孟若兰等了一会儿,却没有等回来李永权的信息。
她的心里更不爽了。
“没用的东西,关键时刻掉链子,这是又在哪个女人的肚皮上风流快活吗?”孟若兰看着迟迟没有回复自己的李永权,恨得牙痒痒的。
另一边,林大志和李院士相谈甚欢。
“林总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这么年轻,却做出了这么了不起的产品,真是让我们这些搞了一辈子研究的人汗颜啊。”李红斌院士笑着说道。
“李老,您太客气了,您是华夏分子细胞研究界的泰山北斗,成果着作等身,我这点小成就比起您来,实在是不值一提啊。”林大志笑着说道。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俗话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你这时光回溯仪的技术突破可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在学术层面也是极具价值的。就拿你运用的纳米机器人技术来说,就很了不起啊!这里面涉及到的纳米机器人对细胞内环境的适应性调整,就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啊。” 李红斌院士目光炯炯地看着林大志,眼中满是探究之色。
听到李院士的话,林大志笑了笑,谦逊地回答道:“李老,其实这也是我们团队不断尝试和摸索的结果。我们在研究初期就对细胞的微观环境进行了大量建模分析,发现纳米机器人在执行修复任务时,最大的挑战就是要适应细胞内复杂多变的理化条件。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细胞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然后通过调整纳米机器人的表面涂层材料和内置的感应反馈机制,来实现它与细胞内环境的高度适配……”
谈到纳米机器人技术,林大志信口开河,侃侃而谈。别看他没学过相关专业,但系统的灌顶大法,可比上什么大学都管用,不客气的说,现在的林大志,在纳米机器人的细胞修复运用方面,绝对是全球顶尖的专家!
李院士听着林大志的话,越听越兴奋。等他讲完纳米机器人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又迫不及待地问道:“那量子能量场发生器这部分呢?这里面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林大志略作思考,说道:“李老,这其实是源于一次偶然的试验,我的团队发现了量子场对微观粒子行为的影响,联想到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本质上也是微观粒子的运动。于是我们大胆假设,如果能创造一种特定的量子能量场,也许可以对细胞内的生化过程产生调控作用。之后我们经过无数次实验,发现特定频率的量子能量场能够与细胞内的水分子产生协同效应,进而影响整个细胞的能量代谢和修复机制……”
林大志口若悬河,讲得滔滔不绝,李院士听得连连点头,双目放光!
直到听林大志说完,他才兴奋地说道:“这太有意思了!这种跨学科的思路和实践对我们学术研究有着很大的启发!如果能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这种量子能量场和细胞生理活动的关系,说不定能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研究分支。你们有没有考虑和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呢?”